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1-16 09:13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强调“仁”,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训为“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这提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即社会性和群体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仁’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因此,儒家从一开始就不将目光单纯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更强调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承担,儒家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始终都是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只是为兼济天下所做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同时,儒家又敏锐地体察到了人性的软弱与自私,因此,儒家不同于墨家的兼爱,而强调有差别的爱;不同于墨家的平等观念而强调秩序。这个秩序就是以亲亲为基础,以孝悌为纽带的具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即是“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形成了一个由远.及近,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
不同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类似于桃花源般的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老子着眼于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既不赞许人的迁徙与流动,也不赞同人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此外.区别于儒家将人置于社会,道家更强调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
儒家与道家一主外,一主内;一个强调群体性,一个强调个人性。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建构,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实现了奇迹般的协调,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一方面,由于儒家对群体性的强调,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重视关系、交情与伦常的社会,即所谓的人情社会与血缘社会。同时,由于儒家强调有分别的爱,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仿佛“同心圆波纹”似的“差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费孝通先生提示我们“这个传统结构的差等格局具有伸缩性……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变化”,归根到底,这也是儒家“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观念的体现;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乡村又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在人与地的关系,上,中国格外强调地域性,所谓“生于斯死于斯”即是如此。中国乡土社会对土地、对家乡有种极强的依恋性,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使离开家乡也必要落叶归根。这种“洞穴情结”追本溯源即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则有着极强的封闭性,传统社会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即是这种封闭性的体现,而这也多少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袁子墨《从乡土中国看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从不将目光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是强调对家庭乃至社会的义务承担。
B.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这一一点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不同。
C.儒家强调群体性,道家强调个人性,它们共同影响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
D.中国乡土社会的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一-情结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说文解字》和李泽厚的话揭示“仁”的内涵,引用费孝通的话论证儒家思想对乡土社会格局的影响。
B.文章运用了大量对比论证,主要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多个方面的不同,来论证这两种思想对中国乡土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C.第三段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了儒家强调群体性,影响到对人情、血缘的重视;强调有分别的爱,影响到乡土社会的“差等格局”。
D.第四段以中国传统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一基本模式为例,论证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是有着极强的封闭性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相对于儒家的兼济天下,墨家的兼爱更强调无差别的爱;相对于儒家对秩序的强调,墨家更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B.道家不主张人们有过多的迁徙与流动,也不主张人们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而是希.望人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
C.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看似不同,却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奇迹般实现了互补,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
D.道家强调人的固定性,强调将人看作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这导致了中国乡土社会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格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民法 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经过5年多的努力,民法.典终于在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颁布实施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适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的客观需要,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决心,是新时代厉行法治的权威宣言。
(摘自冯军《有的放矢: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9月2l日)
材料二  法典以“民”命名,以反映人民的意愿、保障人民的权益、满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出它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人格权编是人民权利最重要的宣言书,规定着人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是弘扬和维护人格尊严的最直接的规范基础。我国自民法通则以来就一改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观念,不仅注重产权保护,而且贯彻落实了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对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规定。民法通则关于人格权的集中规定,为我国人格权的发展和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21世纪是一个更加尊重人格尊严、保护人格权的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的隐私、个人信息、名誉等人格权的保护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为此,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权立法,强化人格权保护,就显得更为迫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目标,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最终体现,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远大愿景。通过编纂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完善人格权法治,既是对既往人格权立法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也是落实“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精神,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
(摘编自童志锋等《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人民网·理论频道”,2020年6月2日)
材料三  近日,一份《奋斗者自愿申请书》在网络 上引发广泛关注。网友爆料称,成渝某公司要求员工自愿签署这份申请书,承诺自愿加班并放弃加班费、带薪休假和离职补偿,能力不足时接受公司淘汰,承诺不与公司产生劳动仲裁等法律纠纷。如有违反,则员工自愿放弃公司奖励的“权益份额”。这一事件让职场PUA再度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PUA泛指利用某种优势地位,通过精神控制、操纵他人满足自己的愿望。职场中的PUA,大多出现在上下级关系中,如领导对下属、前辈对新人等,既可能是通过无端打压来控制员工,也可能是以空画大饼、责骂加偶尔表扬或承诺等方式,让员工迷失自我,唯领导是从。职场PUA花样繁多,贬损员工人格是最突出的方式。
为控制员工而贬损其人格,不仅缺德,也涉嫌违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人格受到贬损的员工,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法对此说“不”。遗憾的是,现实中鲜有就职场PUA主动维权的先例。
(摘编自《遏制职场PUA须补齐权益保障机制短板》,《北京青年报》,2020年9月18日)
4.下列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法典是市场经济基本法,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
B.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迈上了新台阶。
C.民法典一改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观念,不仅注重产权保护,而且贯彻落实了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
D.民法典中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既是对既往人格权立法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曾先后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和编纂工作,但都没有完成任务,直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5年多,民法典才终于得以颁布。
B.民法典得以颁布实施有其必然性,因为它适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党中央以坚强决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结果。
C.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科技产品会给人格权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为此迫切需要通过民法典来完善人格权法治,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
D.职场中的PUA是指在上下级关系中,通过无端打压或以空画大饼,责骂或偶尔表.扬等方式来贬损员工人格,这属于违犯民法典的行为。
6.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民法典”中“民”字的内涵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外婆的红玫瑰
[澳大利亚]莎拉·埃文斯
我们在清理外公的房子。他前一天去世了,妈妈想要对这栋破败不堪的房子来一次大扫除。房子年久失修,墙上的油漆斑驳脱落,地板也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这样做不好吧。”我有点不安地冲着后门说。
“没什么不好的。”妈妈大步流星地从我旁边走过去,手里拎着两个装满清洁工具的塑料桶。
“外公会不高兴的,他最讨厌别人乱闯他的私人空间了。”我走进房间,记忆如潮水般涌上来。记不清有多少个折磨人的星期天,我们围坐在外公一碰就吱呀作响的木桌边,不耐烦地听着他喋喋不休的抱怨。在他眼里,战争过后,道德败坏,整个社会简直就是一个污秽堕落的泥沼。但因为外婆,我们从不跟他计较。
外公慷慨陈词的时候,妈妈总会溜出房间,去看外婆的玫瑰。在整个平淡无奇的农场,外婆的花园独居一隅,那些香甜馥郁的深红色玫瑰构成了农场唯一一道美丽的风景。
“他才不会关心这个呢,”妈妈打断了我的回忆,“一直都没关心过。当然了,我们不该说死者的坏话。”
外公是一个牧民,养着一群羊。外婆在战时与一名军人私奔后,外公独自养大了三个孩子。那时候,妈妈10岁,舅舅瓦尔13岁,小姨西尔维娅只有6岁。
外婆的离去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免费劳力的丧失。妈妈也似乎在一夜之间就长大成人。她要打扫房子,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西尔维娅。不过刚一成年,姐妹俩就从家里搬了出去。
责任,妈妈说,是她跟外公保持联系的唯一理由。
我负责收拾厨房。外公活到了90岁,在那么多个10年里,除了厨灶换了新的之外,厨房的样子竟然一点都没有变。我拉开橱柜的抽屉,里面乱七八糟塞满了旧信封、生锈的图钉、断了的橡皮筋、褪色的羊羔奶嘴等物品。
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扔进了垃圾桶,只留下一个破旧的烟丝盒,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西,一晃就叮当作响。盒盖上写着三个名字:梅、伊夫琳和西尔维娅。是外婆、妈妈和小姨的名字。外婆的名字上有一道深深的划痕。多年没人动过的盒盖早就锈住了,怎么都打不开。
“你知道这盒里装着什么吗?”我问妈妈。
“子弹。”妈妈说着,伸手拿过烟丝盒。
我瞬间失去了兴趣。刚才在那些覆满灰尘的抽屉里我早就见过散落的弹药了,再发现几颗子弹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妈妈轻轻抚摸着盒盖上的划痕。“这些子弹是给我们准备的,每个人一颗。”她喁喁私语。
“你说什么?”
“战争期间,你外公在家里挂了一幅地图,随时关注着盟军和敌军之间的战况。”她指了指墙壁,“当日本军队离澳大利亚越来越近时,他把几颗子弹放进了烟丝盒,并告诉瓦尔,要是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农场,他就把这几颗子弹分别喂给妈妈、西尔维娅和我。”“他想枪杀你们?”
“他认为那样做比让我们被敌人抓走要好。”
“幸亏他没失去理智,这些子弹还在。”
妈妈盯着我。难道我说错了?
“他一直想让我们相信是你外婆背叛了我们,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她抛弃了我们。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我们只是怕他,所以什么都不敢说。但一直以来,我们都尽心照料着妈妈的玫瑰。我们也只能做那么多了。”
“妈妈?”
“把盒子打开。”费了好大的劲,我才把盒盖撬开。
“为什么只有两颗子弹?”我不解地问。
妈妈没有答话。她看向窗外,怔怔地盯着外婆种下的那些血红色的玫瑰。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的主体情节是“我”与妈妈的对话,但作者真正想要讲述的却是“我”的外公外婆之间的故事,作者没有直接叙写,而是通过母女对话来展开回忆。
B.文章提到的‘战争时期”应该是指二战时期,通过写外公挂地图,写盟军和日军的战争,展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暗示了外婆的遭遇和结局。
C.文章花大量笔墨写到的装子弹的盒子,既是战争年代的象征,也是解开外婆“离去”之谜的重要物证,它的出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末尾以“我”之口提出了一个疑惑,而作者并没有作出解答,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谓卒章显志,耐人寻味。
8.怎样理解文中的画线句“责任,妈妈说,是她跟外公保持联系的唯一理由”?请简要分析。(6分)
9.“外婆”这一角色在文中正面着墨并不多,“红玫瑰”更不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对象,那为什么文章要以“外婆的红玫瑰”为题呢?请联系文章内容作探究分析。(6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