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年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学情分析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1-05 14:51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C.王,一般都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者是开国的元勋,有赫赫战功的人,才能封王,一般没有军功不封王。“王”和“侯”都是爵位,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
D.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未能真正受到重用。
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前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4分)
(2)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4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咏 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窥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比千寻匝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一半写在人的眉头。
B.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
C.颈联在颔联的描写“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纠结,感伤的基础上,转用比拟手法写“愁”的“柔美”,实在叫人留恋着迷,欲罢不能。
D.尾联写“愁”无处不在。“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
15.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2)《论语·泰伯》中,“ , 。”两句,是说有抱负的人因为责任重大而应刚强勇毅。
(3)《短歌行》中作者所引用《诗经》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时,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深情的句子: , 。以表达“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渴望得到贤才的情感。
(4)《归园田居》中用鸟和鱼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地方文献,或是当地人的著述,或是外地人写的与此地相关的作品。这些文献经受风雨洗礼、经过岁月沉淀,总是浸润着此乡此土的气韵,总能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让此地的人们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近些年,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启动了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有省一级的,像《新疆文库》《江苏文库》《湖湘文库》;有市县一级的,像《广州大典》《衢州文献继承》《义乌丛书》。新近问世的《遵义丛书》,就在这种时代潮流之下 ▲ 。210册的规模,集遵义历代著述之大成,寄托当地人的乡愁,也为世人了解遵义提供了 ▲ 的文献资源。
遵义的酒 ▲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遵义会议”更是广为人知,但这远不是遵义的全部。从《遵义丛书》中看到的遵义,无疑更加立体和生动。原来,早在汉代,遵义的先贤就有著作传世。原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这三位清代知名学者,不仅都是遵义人,而且都来自那个名为“沙滩”的村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理出版遵义的历史典籍,可以说是留住了遵义的文脉,也使得中华文化宝库更为充实丰富。如果各地都尽心尽力编纂地方文献, ▲ ,那么集中华典籍文献之大成的“新《四库全书》”就具备了雏形。
地方文献,根植于乡土,记录着故乡事,满载着故乡情。地方文献的价值与影响不只局限于一时一地,它会融入我们民族的文化脉络之中,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让此地的人们不仅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而且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B.总能让此地的人们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C.不仅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而且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D.总能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让此地的人们思索。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遵义和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B.遵义和遵义文化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C.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遵义是中国的一部分
D.遵义是中国的一部分,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水到渠成 不可多得 举世瞩目 点石成金
B.应运而生 不可或缺 举世闻名 集腋成裘
C.水到渠成 不可或缺 举世瞩目 集腋成裘
D.应运而生 不可多得 举世闻名 点石成金
20.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题目,“长沙”是词牌名,而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行”则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论语》全书共20章,首创“语录体”,它和《大学》《中庸》《荀子》并称“四书”。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致云雀》的作者分别是中国作家郭沫若、闻一多和英国诗人雪莱。
D.散文《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用详实的笔墨写了自己在抗日战争年代亲眼目睹一名革命军人牺牲的事情,而《喜看稻菽千重浪》则是一则报道科学家袁隆平事迹的通讯。
21.下面是某校“校园之声”一篇广播稿的片段,请找出其中5处语言表达的问题并作修改。(5分)
高一新生入学后开展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这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内容涉及到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等各方面。为检测阅读效果,我校语文组正在举行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心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全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强化班同学)拨冗相助,截至期终考试前一天收到的稿件达200篇之多,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蹭”原有摩擦之义,生活中难免磕磕蹭蹭。如今,“蹭”又有了新含义,成为很多人的喜好。蹭流量乐在其中,蹭热点乐此不疲,学知识可蹭课,沾口福则蹭饭。蹭中见人情,蹭中见世态。你对生活中的“蹭”有什么样的观察和感受?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取角度,以“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