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24 21:23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诸驸马中,尤爱殷。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称儒宗。当世皆荣之。
       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及燕师日逼,惠帝命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燕兵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殷答曰:“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而风阳守徐安亦拆浮桥,绝舟楫以遏燕。燕兵乃涉泗,出天长,取道扬州。
       王即帝位,殷尚拥兵淮上,帝迫公主啮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京。既入见,帝迎劳曰:“驸马劳苦。”殷曰:“劳而无功耳。”帝默然。
       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奏殷畜养亡命,帝曰:“朕自处之。”因谕户部考定公、侯、驸马、伯仪仗从人之数,而别命锦衣卫执殷家人送辽东。明年冬十月,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殷笠桥下,溺死,以殷自投水闻。都督同知许成发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斩之,籍其家。遣官为殷治丧,谥荣定,而封许成为永新伯。
       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寻官殷二子,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赐公主书曰:“驸马殷虽有过失,兄以至亲不问。比闻溺死,兄甚疑之。都督许成来首,已加爵赏,谋害之人悉置重法,特报妹知之。”瓦剌灰者,降人也,事殷久,谓深、曦实杀殷,请于帝,断二人手足,剖其肠祭殷,遂自经死。十二月进封公主为宁国长公主。宣德九年八月薨,年七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
B.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
C.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
D.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
(2)下面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也泛指达官贵人或士大夫。
B.附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本是汉代官名,指驸马都尉。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并非实官。
C.谥,古代王侯将相、著名人物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品行追加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他天性恭敬谨慎,富有谋略,善于骑射,在驸马之中,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欢他。
B.燕王以进香为名派使者向梅股借路。梅殷以先皇有禁令,不遵守为不孝为由加以拒绝。
C.燕王即帝位后,梅股仍拥兵淮上,成祖逼迫公主咬破指头写成血书递交梅殷,梅殷收到血书之后恸哭不已,于是返回京城。
D.梅殷溺死的真相大白之后,成祖派遣官员为梅殷办理丧事,追封他为永新伯,并且封梅殷的两个儿子为官。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
②都督同知许成发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斩之、籍其家。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②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③贱:质量低劣。④妨:遮蔽。⑤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的一、二两句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往事的辛酸,还表达了词人对命运无常、人生起伏的感慨。
B.上片三、四两句,描述了秋风吹叶回响长廊的景象,由景及人,表达了词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
C.“酒贱”“月明”两句,写词人正因酒质低劣而来客稀少发愁,又恰逢云遮明月,于是倍感孤独。
D.全词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言近旨远,辞浅意深,令人咀嚼回味。
(2)古人评价此词,认为整首词“凉”字贯穿全词,请结合词句具体赏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一句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愁苦,“   ”一句,感叹自己白发日多,郁积了诗人心中之苦和国运之恨。
(2)辛弃疾在《菩萨蛮》中借眼前自然景色“   ,   ”,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陆游《书愤》中用典明志并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与悲怆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风雨中,面向国旗敬礼;在赛前热身的中国队员停下来注视国旗。爱国,竟是如此具体而动人,(  )从根本上说,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中,一些人对“爱国”二字_______,认为倡导爱国主义是刻板、迂腐,对他人的爱国情愫________.这些,既缺乏尊重与敬畏,也映照着教育的不足。因此,怎样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值得全社会的深入思考。无声的典范说服力强,身边的榜样感染人心。每一位爱国的行动者,都可谓无形的教科书。倡导向他们学习,知行合一、________,把对国家之爱融入日常,付诸行动,正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的有效途径。“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环顾寰宇,人们不分肤色,都称呼祖国为母亲;国无论大小,都_______地把爱国教育作为必要的公民教育。让我们从历史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在课堂内外接力爱国教育的火炬,用生活实践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涵养爱国之心、激活自信源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置若罔闻  不以为意  身体力行  义正辞严
B.麻木不仁  不以为意  身体力行  理直气壮
C.置若罔闻  不以为然  事必躬亲  理直气壮
D.麻木不仁  不以为然  事必躬亲  义正辞严
(2)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怎样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值得全社会的深入思考。
B.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
C.通过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值得全社会的深入思考。
D.怎样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全社会值得深入思考。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拳拳爱国之情的自然流露,何以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自然流露的拳拳爱国之情,能够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C.自然流露的拳拳爱国之情,何以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拳拳爱国之情的自然流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8.(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张”,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①   。在工作学习时集中精力是取得成就的前提。试想,如果没有弗莱明日复一日地在实验室中紧张探索,人类或许至今还在瘟疫与疾病中挣扎;如果没有鲁迅孜孜不倦地不辍笔耕,国人或许至今还在苟且与混沌中摸索……如果没有他们对待工作的这份严谨与不懈,又何来为人称道的成就?对待工作与学习,“张”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弛”,是休养生息、调节放松,是工作、学习之余享受生活的明智之举。
       常言道:“一个不会休息的人必然也不会工作。”不论多么强韧的弓,绷久了都会断;②   。可见,学会松弛下来,自我减压,在工作学习之余“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多么重要。在工作和学习之余,③   。
9.(5分)如图呈现了父母运用体罚教育儿童与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请把图示要表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注:暴力指用拳脚等肢体或借助外物痛打的行为。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车,发现忘带老年卡,对司机说:我没带老年卡,让我上车行吧?司机说:抱歉,按规定您不出示老年十,就必须投币。
       有位乘客听到,怒了:你这人咋这么不通情达理?人家都已经说明了,你还刁难!司机说:公司规定,我不能违背;你既然这么好心,要不替老人把车费付了吧?这位乘客后退,说:凭什么?
       司机自己掏出钱来,替老人投了币。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