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20年北京首都师大二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13 09:16
2020北京首都师大二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分析物品对应的特点和属性,看与文中所说的“尊礼”有无关系,综合比较,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中能体现二者“联系”的信息,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1)D.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鸣金收阵、击鼓升堂等”可知,乐器各有不同的作用。而D项“击筑悲歌”显然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故属于生活演奏,而不是“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故D项符合题意。
(2)C.依据材料一第三段“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可知,原文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乐器的发展,选项说乐器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语意颠倒。
(3)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可知,A项能体现“尊礼”,故排除A。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可知,C项能体现“尊礼”,故排除B。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可知,D项“乐器的摆放顺序”能体现“尊礼”。
B.“乐器的演奏技巧”与“尊礼”的关系,原文没有相关内容提及此内容。
(4)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先民们还把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可知A选项文中有所提及;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唢呐等等”,可知B选项文中有所提及;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等,可知D选项文中有所提及;
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不管是在……还是在……或是在……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可概括出“诗歌创作反映出竹笛等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不是C选项所说的“祭祀礼仪活动反映出竹笛等吹奏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故选:C。

答案:
(1)D
(2)C
(3)B
(4)C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完成课内文章选择题5-10题.
2.【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高考能力层级为B.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解答】A.无通假字。
B.要:通“邀”,邀请。具:通“俱”,全部。
C.莫:通“暮”,晚。与:通“欤”,古文中的叹词。
D.共:通“供”,供给。知:通“智”,明智。
故选:A。
【点评】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1.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
2.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字,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
【解答】A.介词,趁机/介词,依循。
B.副词,如果/代词,你们。
C.语气词,表婉商/代词,那。
D.介词,替/介词,替。
故选:D。
【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时文句翻译是最重要的依据,也要依据不同文言句式特征分析判断。
【解答】例句   被动句,为,介词,表被动,被。句子译为: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A.被动句,见,助词,表被动,被。句子译为:老百姓没能受到保护
B.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顺序为“斑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句子译为:就不会有头发斑白的老人在路上背负着重物行走了
C.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是以”宾语前置,正常顺序为“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正常顺序为“新于硎发”。句子译为: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D.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顺序为“举所佩玉珏以三示之”。句子译为:(范增)举起他所佩带的玉数次暗示项王!
故选:A。
【点评】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叫做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报任安书》)
这种句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施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夭下笑。(《屈原列传》)
5.用“为”引进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示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所……”是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施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5.【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
【解答】A.“秦嬴政帮助重耳回国的事”错误,秦伯指秦穆公。
B.正确。
C.“他的刀因为不用来砍骨头,所以一年才换一把”理解错误,应该是因为庖丁技艺的高超。
D.“加上项庄的保护”错误,应该是项伯的保护。
故选:B。
【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仔细比对选项内容。
6.
D.《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故选:D。
【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7.【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
【解答】D.《罗密欧与朱丽叶》错,应为《麦克白》。
故选:D。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8.【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意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活用的现象。
(2)本题是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只有靠翻译,加点词语必须意义和用法均相同才算符合要求。
(3)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然后对照四个选项,找出翻译不妥之处。
【解答】(1)D.“匹夫,有勇无谋的人”错,应改为“普通人”。译文:A.花朵不盛开春季植物萌发滋生的规律就会破坏。B.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C.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成全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D.是鲁国的普通人。
故选:D。
(2)A.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B.第一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二个“为”是动词,治理。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C.两个“之”都是助词,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意义和用法均相同。
D.第一个“焉”是语气词,呢;第二个“焉”是疑问副词,为什么。用法和意义均不同。
故选C。
(3)B.“伪献他鼎”译成“假意把岑鼎献给齐国”错,应该译成“献上别的鼎假充”。译文: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请求订立盟约。
故选B。

答案:
(1)D
(2)C
(3)B

参考译文:
      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有成就,品行(中)没有守信(就)不能树立德行。所以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渡河要等待舟船;守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行舟要等待船桨。想要过大河,没有舟船怎能渡过?想要划起舟船,没有船桨怎能行驶?现在的人虽然想要行善却不明白要树立品行,就像没有舟船却要渡过大河;虽然想要树立品行却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行驶舟船。这是(想要)去郢都却面朝冥山(走),背向(正确的)道路(走得)更远了。
      春季会吹东风,(如果)东风没有应时出现花朵就不会盛开,花朵不盛开春季植物萌发滋生的规律就会破坏;夏季会炎热,(如果)炎热没有应时出现草木就不会成长,草木不成长夏季植物茂盛的规律就会破坏;秋季会降雨,(如果)降雨没有应时出现谷物就不会成熟,谷物不成熟秋季植物成熟收获的规律就会破坏;冬季会寒冷,(如果)寒冷没有应时出现水土就不会坚固,水土不坚固冬季植物休眠的规律就会破坏。以天地自然的灵秀,(如果)节气不能应时发生,四季的规律尚且会废止,而更何况是对人来说呢?
      从前齐国攻打鲁国,索取鲁国的岑鼎,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请求订立盟约。齐侯不相信,说:“如果柳季说(鼎)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鲁侯派柳季去(说),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宝贝,守信也是我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鲁侯)才献出岑鼎。小邾国的射(想要)用(献上句绎)邑(作为条件)逃亡到鲁国,(对鲁国)说:“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我(就)不用订立盟约了。”(鲁国)就派子路去。子路拒绝了。季康子对他说:“(鲁国作为)千乘之国,(射)不相信它的盟誓,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没之处呢?”子路说:“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成全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柳季、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在民间诚实守信,名声却流传遍布天下。因此齐国、小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
      所以说到一定做到,是守信的表现。一样的言论去(选择)信任(一方),(是因为他)在说话之前(就)守信;一样的教导去(选择)落实(一人的),(是因为他)在言语之外有诚意。君子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一定诚信地行事;君王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用诚信的原则给予救助就能见效,用诚信的态度处理事情就能公正,用诚信的方式赏赐惩罚就能清明。因此说:守信作为行事的准则,这样的美德很伟大啊!
四、本大题共1小题,每句1分,共10分
9.
(1)摄乎大国之间(重点字:摄)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重点字:益)
(3)若不阙秦(重点字:阙)
(4)秋毫不敢有所近(重点字:毫)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重点字:倍)
(6)常以身翼蔽沛公(重点字:蔽)
(7)风乎舞雩(重点字:雩)
(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重点字:邦)
(9)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重点字:渊)
(10)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重点字:愚)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
10.
(1)C。
(2)①第一处“笑”,贾政对宝玉题“曲径通幽”,众人夸赞他很得意,也暗示宝玉不要自得;
第二处“微笑”,贾政对宝玉的“沁芳”题名非常满意;
第三处“冷笑”,贾政对宝玉评价众客拟题“都似不妥”的轻狂内心有些不满,但也认可他的观点的微妙心理。
②同样是“笑”,前后“笑”的语境不同,意味不一样,“笑”是对贾政的肖像描写,作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平时不苟言笑,这里对其“笑”的描写,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细小生活情状的具体把握,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特定身份、处境乃至特定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即使是一个字,一个词,曹雪芹也会多加考虑,多加推敲,准确选择,体现了伟大的艺术功力。
(3)从“拥林派”的角度分析:①她身上难得的是生而为人的灵动本性。她不像宝钗那么收,而是发自内心的外放。她惜花之时就哭,爱宝玉之时就闹。②她自嗟身世,却从不恨任何一个人,甚至能主动跟宝钗和好,对宝琴视如自己的妹妹。她对于紫鹃推心置腹,视一个丫头为亲姐妹一般。③在深宅大院里见识了各种倾轧,但是内心深处从未有害人之心。她爱宝玉,缘起于宝玉先招惹她,等她确认了宝玉的心意之后便无怨无尤了。为人之难莫过于坚守本心,莫过于万难之中还有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从“拥薛派”的角度分析:①她是一个理性的代言,比如“小惠全大体”一节,薛宝钗以世家小姐之身教引、劝诫婆子下人,那种端直方正却又平和周到,顾全大局又兼张弛有度。②宝钗聪明努力,她于最低起点做到了最高自我价值。她的出身不比史湘云、贾探春和林黛玉任何人高,她仍然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在众多闺秀之中崭露头角。③宝钗身上还有对困难安之若素的态度,既不沾沾自喜也不愤世妒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