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解答】A.“眩晕”中“晕”应读为yùn;“崩泄”中“泄”应改为“泻” B.“沧茫”中“沧”应改为“苍”; C.“潜规则”中“潜”应读qián,“槃石”中“槃”应改为“磐”; D.全部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2.【解答】(1)A.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使用正确。 B.六根清净: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使用正确。 C.偶尔:间或;有时候。使用正确。 D.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用于“无穷妙悟”错误,应为“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或“层出不穷”(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 故选D。 (2)A.冒号用在提示词后边,表示引出具体内容。“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是定律的内容,所以“空间”后用句号点断。 B.正确。 C.正确。 故选:A。 故答案为: (1)D。 (2)A。 3.【解答】A.成分残缺。“还取决于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软环境”表述有误,缺少介词,应在“社会秩序”前加“由”; B.正确。 C.一面对两面。“优良作风”与“人心向背”一对二,应将“人心向背”改为“人心所向”,或在“心系”前加“有没有”; D.中途易辙。“吴京执导并主演的国产大片《战狼2》自7月28号上映至今”表述有误,应将“自”置于句首。 故选:B。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 4. 您是我们敬仰的著名作家,能聆听您的教诲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诚邀您拨冗莅临我校作一次文学专题讲座,时间是10月25日14:00点。万分感谢!届时恭候您的光临。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5. (1)美国人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料理生活的能力,中国更专注于孩子的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孩子不需要做家务。 (2)示例: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学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解答】(1)D.“厌离是层次最高的”错误,注意末段首行中“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这句话的暗示作用。 (2)B.玄奘虽潜心佛教,却是普渡众生,并非厌离人世,而是“郑重”﹣﹣“自觉地尽力量去生活” (3)①不要一味逐求物质享受;②时常反顾自己的人生之路,③虽然人生苦,但厌离无益;④保持心灵干净,自觉、郑重、尽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 7. (1)①能让为官者出政绩、扬名声、高升职的工作。 ②只要心底敞亮无私,真正为民办实事,到处都是工作亮点。 (2)①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答动作或神态也可)描写,形象地表现出靳书记发现“吊炕”这一亮点时的兴奋、激动、无限遐想等丰富心理。②通过语言描写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靳、尚两书记只求政绩、不务实事而问心有愧的忐忑心理。 (3)①工作勤恳踏实;②真正心系百姓;③注重调研,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④为官低调,无贪无求;⑤光明磊落,不计个人得失。 (4)作用:①“吊炕”是小说的线索,贯穿情节始终,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清晰;②人物形象与“吊炕”密切相关,全文以三任乡党委书记对“吊炕”的态度和作为为核心设置情节,使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内涵:③以“吊炕”为题,以小见大,暗示主题,引人思考:社会的发展究竟需要怎样的党员干部;④“吊炕”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民心和官心。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8.【解答】(1)B.藻饰:美化修饰自身(仪表),译:从不对自己进行美化修饰。 (2)D.均为介词,趁(机)。A.连词,表顺承,然后,接着/连词,表转折,却;B.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表方式,用…(的罪名);C.代词,他(嵇康)/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了。 (3)C.“后来”说法有误,注意原文中“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及是,言于文帝曰”,根据文中的“初”和“及是”的正确理解,得罪钟会在前,吕安事件在后。 (4)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 (5)①王烈于是叹息道:“嵇康志向与情趣都不同常人,却总是不能遇上(好时机),(这真是)命中注定啊!” ②他的高尚的情怀远大的志趣,全然便达到了神妙悠远的境界。(他又)撰写了自上古以来的高雅人士的事迹,并为他们作传称颂,(他这)是想把千年以来的那些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啊。 译文: 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人。嵇康早年丧父,他有着奇异的才华,才情高远豪迈与众不同。身高七尺八寸,文采优美,风度优雅,但是他视自己的形体为土木,从不对自己进行美化修饰,人们认为他像蛟龙的花纹、凤凰的姿容一样,天生的本质自然生成。他闲适安静,清心寡欲,能忍受屈辱,不在意别人的过错,宽容简约有大度量。学习不用老师传授,博览群书,所读书没有一本不是全部理解的,长大之后喜欢读《老子》《庄子》。嵇康跟魏朝皇室结亲,官拜中散大夫。常常研究调养性情、服食丹药之类的事情,平时弹琴咏诗,自得其乐。能与他进行心灵交流的人只有陈留人阮籍、河内人山涛,后来参与到他们中间的还有河内人向秀、沛郡人刘伶、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琅邪人王戎,于是七个人经常在竹林进行聚会宴游,这就是世人所说的“竹林七贤”。 嵇康曾采草药游览山川湖泊,每逢心领神会之时,便全然忘记了回去。当时正好有砍柴的人遇上他,都称(他)为神人。游到汲郡的山里遇见了孙登,嵇康就跟着他游览。孙登沉默不言,只管做自己的事,对嵇康什么都没有说。嵇康要离开了,孙登才说:“您性情刚烈并且才华俊逸,怎能幸免于祸呢!”离开孙登后,嵇康又遇到了王烈,两人一同进山。王烈曾经找到一堆像软糖一样的石髓,于是就自己吃了一半,剩下一半给嵇康吃,但是石髓一到嵇康手里全都凝结成石头了。王烈又在一间石屋子中看到一卷白色的书,赶紧叫嵇康去拿,可是嵇康等赶过去,书马上又不见了。王烈于是叹息道:“嵇康志向与情趣都不同常人,却总是不能遇上(好时机),(这真是)命中注定啊!” 山涛将要离任吏部侍郎了,他向朝廷推举嵇康来代替自己。嵇康竟然给山涛写信宣布绝交,这封信被传播后,(人们)知道他是不可以被束缚屈服的。 嵇康生性非常灵巧,并且喜欢打铁。宅子中有一棵柳树长得十分茂盛,于是他挖了个水沟绕着柳树。每当到了夏天,(嵇康)就呆在柳树下面而打铁。东平人吕安钦佩嵇康的高雅情致,每次一想到他,总是让人驾车不远千里来拜访,嵇康把他当作朋友并和他很要好。后来,吕安被他哥诬告,因为这事而被关进了监狱,吕安在供词里请嵇康来作证,于是官府把嵇康也抓了起来了。 在这之前,嵇康生活贫寒,曾经和向秀一起在大树下打铁,来供养自己。颖川人钟会,是个贵族公子,精明干练有口才,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访嵇康。嵇康没对他行礼,而是继续打铁不停。过了好长时间,钟会要离开了。嵇康对他说:“你听到什么才跑来的?又看到什么而离开?”钟会说:“听到了我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我所看到而走。”钟会因此对嵇康怀恨在心。到这时(嵇康下狱时)。他对晋文帝说:“嵇康,是条睡卧着的龙,不能让他腾起。你不用担心天下人怎么样,只是要把嵇康当作必须忧虑的人罢了。”接着钟会趁机进谗言说:“嵇康和吕安言谈放纵,毁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做帝王的不应宽容的。应当乘这个机会除掉他们,以便使社会风俗淳正。”晋文帝原本就亲信钟会,听信了他的话后,就把那两人一起杀了。 嵇康即将在东市被行刑,三千个太学生请求把嵇康作为他们的老师,但最终没被准许。嵇康环顾了一下阳光(在日晷上)投下的影子,(看看行刑时间未到)就要来了琴想弹奏,说:“以前袁准曾跟从我学习《广陵散》。我却总是吝惜固执不教他,《广陵散》从今天起要断绝了啊!”当时年仅四十。四海之内的有志之士,没有不为他悲痛的。晋文帝不久也醒悟并后悔了。当初,嵇康曾经在洛阳西边游览。晚上住在华阳亭,拿过琴来弹奏。半夜时分,忽然有位客人来造访他,自称是古人,跟嵇康一同谈论音律,把乐理说得既清楚又明白,接着又要过琴弹奏,于是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美妙得无与伦比,于是把(《广陵散》)传给了嵇康,只是让嵇康起誓绝对不传给别人,他也不说他的姓与名字。嵇康擅长谈论玄理,又能够写文章。他的高尚的情怀远大的志趣,全然便达到了神妙悠远的境界。(他又)撰写了自上古以来的高雅人士的事迹,并为他们作传称颂,(他这)是想把千年以来的那些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啊。 八、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9. (1)(楚狂)接舆 屈原 (2)“一杯酒”三句,运用反问手法,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人间万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斥责朝廷轻重倒置、是非不分、一味苟安。 “悲莫”三句,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与友人情谊深厚,不忍分离之情。 最后两句,化用典故,表明自己并不贪求个人富贵,宁愿归隐与白鸥结伴,含蓄地抒发了对投降派鄙视之情。 译文: 我心里装着无穷恨怨,把它写成一曲短歌行。有谁来安慰我,跳起楚舞轻盈,我的狂歌又有谁来听?我已种植九畹兰花枝叶茂盛,还种植百亩蕙草香气云蒸,我要餐那秋菊的落英。门外沧浪水清清,用它来洗涤我的帽缨。 有人发问,一杯酒怎能抵住身后名?人间常把毛发看重泰山轻,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理难评。悲哀之中没有比生离死别再伤情,快乐之中没有比结识一位新朋友再快乐几层,这是古往今来的儿女本性。追逐富贵并不是我的志愿行径,还是归隐山林与自鸥结友为盟。 九、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0. (1)孔子:注重精神方面的敬。孟子:注重物质方面的养。 (2)我认为孔孟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失偏颇。孔子重对父母精神方面的敬,但却忽视了物质方面的养;孟子重对父母物质方面的养,但却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敬。在我看来,敬而不养、养而不敬都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应该是两者兼顾,不可偏废。 参考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孟子说:“一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一不孝;喜欢赌博、喝酒,不管赡养父母,二不孝;喜欢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管赡养父母,三不孝。” 十、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1.【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2)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重点字:偕) (3)野马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重点字:息) (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重点字:鉴)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