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05 18:11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公讳步瀛,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鋐。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闳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散馆,改兵部主事,再擢至武选司郎中。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B.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C.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D.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11. 下列对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
    B. 季,指农历一季的第三个月,也指兄弟排行中的第三或最小的。
    C.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D.“归去凤池夸”中,“凤池”是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陈步瀛不善经营。陈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这一辈,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
    B. 陈步瀛才学出众。他精勤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的状元。
    C. 陈步瀛行事果决。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D. 陈步瀛善于用兵。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运筹帷幄,并身先士卒,亲上战场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被皇上赐予花翎。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5 分)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南宋实力远超金国,表达了打了胜仗的自豪感。
    C.颈联“疾风雷”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赦令会迅速颁布到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15. 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
愤怒指责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毫不吝惜。
   (3)《雨霖铃》中运用白描勾勒动作、神态,表现离别之人难舍难分的语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球弃壁,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C.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著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
    难被遗忘。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蕴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防疫专家对“家庭养猫灭鼠”不看好,一是① ,因为养猫户的捕鼠毒饵的消耗率仅比未养户低 8%,却要消耗大量猫粮,并且养猫户的鼠密度仅比未养户低 10%。二是② ,猫易携带弓形虫、狂犬病病毒、猫抓热和猫癣等众多病原体。三是猫极不利于防疫。猫密切接触鼠,或将户外的病鼠拖回本宅,③ 。
21.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疫情期间,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