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卓越高中千校联盟2020年高考终极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6-26 10:41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清官何远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表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候渊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高祖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摙:担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B.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C.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D.武昌俗皆汲扛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践阼:也称践祚,或践胙。“践”,履;“阼”,主人位。走上践阼主位。古代庙寝堂前有两阶,主阶位于东,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引申为新天子即位,登基的意思。
B.恩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上级长官对下属的信任托付,而有时候下属幕僚对上级长官亦有一种人身的依附,彼此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是特指帝王对于自己喜欢的臣子授予重要的职位,以示恩宠。
C.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在地理上,习惯坐北朝南观之,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的根据地都在江左,故时人称这五朝及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
D.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如:不合时宜的祭祀,民间二月侍奉社神,违时就是淫祀。不合身份的祭祀,天子祭祀名山大川,诸侯越级是淫祀。不在国家祀典神明的祭祀,民间祭祀山精树怪就是淫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远这个人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受到上级信任倚重;只不过性情过于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此被人检举弹劾的罪状有数十条。
B.何远这个人不但为人讲节操,不逢迎,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只给他提供干粮、饮水;而且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渊朗所部过其境而秋毫无犯。
C.何远这个人在任上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治理自己的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不过性格过于刚厉,老百姓畏之如虎,也时时为他可惜。
D.何远这个人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处世,轻财好义,能济人之急,从来不说假话,妻子儿女跟着他过着很清贫的日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2)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题山海关
赵笑隐
寒菜杂花种满畦,
三军讲武偷余闲。
九寨秋高靖桴鼓,
一亭春好占榆关。
樽前临海语羌笛,
天末凭峰唱刀环。
冷霜沾衣忧边患,
秦皇明月访幽燕。
【注】赵笑隐,清代女诗人,祖籍繁昌三山。有诗集《方曹一脉》遗世。榆关,即山海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铺陈叙事,讲述了边关将士借练兵闲暇,一边种些“寒菜杂花”,一边警惕战争,这样一个紧张有序,艰苦粗犷的部队生活。
B.诗人歌以咏怀,抒发了边寨战鼓不响,兵马不动,亭燧关隘上,秋高携春好,明月照寒霜,这样一个和平环境下的愉快心情。
C.诗人极善炼字,中间两联偶句,是分别以“靖”“占”“语”“唱”四个动词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内心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D.诗人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使颈联与颔联的描写,在平时与战时的对比中,非常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激烈碰撞。
15.诗歌末句运用了“秦皇明月”的典故,这样写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是日”天气极佳情况的两句是“           ,           ”。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对初春直接赞美的两句是“          ,          ”。
(3)陆游《书愤》中对蜀汉诸葛亮无人可比的赞许和钦佩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7-19小题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勇敢  逆转  胸有成竹  攻坚克难
B.勇毅  逆转  运筹帷幄  攻坚克难
C.勇毅  转折  胸有成竹  披荆斩棘
D.勇敢  转折  运筹帷幄  披荆斩棘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冠肺炎疫情是什么?它检验着治理能力,考验着政治勇气,它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B.新冠肺炎疫情是什么?它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危机,考验着政治勇气,也检验着治理能力。
C.新冠肺炎疫情是仆么?它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考验着政治勇气,也检验着治理能力。
D.新冠肺炎疫情是什么?它考验着政治勇气,也检验着治理能力,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一次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B.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C.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在我国发生的防控难度最大、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不留痕迹”却有存在感,看似是个悖论,          。这充分说明,存在感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干出来的,与外在的、表面的“痕迹”关系不大。那些            、想“隐藏”自己的人,越能“彰显”自己。即使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会由衷地钦佩他们、敬重他们,愿意在心里给他们留一个位置。反之,如果但凡做点什么就生怕别人不知道,时时留痕、处处留痕,搞“痕迹主义”那一套,             ,难以赢得他人的认可。
21.给下面漫画加个标题,并用一句话写出其寓意(不超过10字)(5分)

(1)标题:                   
(2)寓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