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语文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理解筛选】(3分)D(A选项,原文是“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选项漏掉了“历程”。B选项,原文“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以及”是表并列的关联词,表明“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与“‘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为并列关系,加上第二段前两句表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可知“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不是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点。此外,文中明确所说“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的是中国文化,中华传统审美理想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文化所具备的特点中华传统审美理想也一定具备,所以“中华传统审美理想”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节”的说法并不明确,故B项错误。C选项,“以此为创作的重点题材”不当,原文是说西方绘画不回避表现这些内容) 2.【论证分析】(3分)C(文章第四段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是为了表明中国的抽象艺术优于西方,并不是论证“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 3.【内容分析】(3分)C(“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赏”不当,应为酉方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抽象作品,观众看不懂,难以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4.【概念理解】(3分)B(根据材料一,家居产品真正的“智能化”表现是能实现物联,能够自动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并具有适配性。根据材料二,“主动控制和交互”使智能家居“真正实现智能化”。扫地机器人根据定时和设置好的模式进行工作,没有体现材料中的特点和功能) 5.【概括分析】(3分)C(“智能家电、智能锁和智能音箱占比较高”只能表明用户的消费倾向,并不能预示智能家居未来发展的方向) 6.【筛选分析】(6分)①增强智能家居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②不断汲取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促进家居智能化发展的更新升级;③提升智能家居的实用性,真正做到高度服务和便利用户的生活;④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打造智能家居品牌;⑤增强服务意识,包括安装服务和售后服务等,提升服务质量;⑥加快制定智能家居相关标准,减少产品本身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7.【分析鉴赏】(3分)D(祥林嫂和哈莫夫人死亡的原因之一都是因为周围人群的冷漠和无情,二者的死亡根源并非完全不同) 8.【标题探究】(6贫)①这一称呼是导致女主人公自杀的直接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这一称呼代表了女主人公一生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同情;⑧这是一个侮辱性的称呼,体现了群众的愚昧、冷漠甚至恶毒,以此为标题,深化了小说的批判性主题。 (每点2分,三点共6分) 9.【鉴赏评价】(6分)①使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我”是这场葬礼的见证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情感,通过“我”的见闻和行动,抒发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冷漠群众的批判;⑧便于心理活动描写,开始“我”感到“好奇”,打听情况、跟随送葬队伍,结尾“我”与哈莫先生握手表示安慰,并“无悔”跟随灵车走了一趟,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每点2分,三点共6分) 10.【文言断句】(3分)D(“团练”与“土著”为动宾关系,不能断开; “不得己”为固定结构,不能断开;“庶无酿祸本”为一个整体) 11.【文化常识】(3分)B(“考中进士才有资格做官”错误,清朝考中举人也有资格做官,另外,少数人通过其他途径也可获得为官资格,如荫功等) 12.【归纳概括】(3分)C(“被辛自修推荐为兵部尚书”不合文意。“给事中辛自修劾罢戎政都御史李链,请择素知兵者代之”,辛自修只是请求挑选熟悉兵战的人来接任李缝为戎政都御史,并未推荐赵炳然为兵部尚书) 13.【文言翻译】(10分)(1)大学士徐阶以浙江寇贼刚刚平息为由,请求设巡抚安抚聚集百姓,于 是提拔赵炳然为兵部右侍邮,前往浙江担任巡抚。 (答出“甫”“绥辑”“进”意各1分,句意2分) (2)赵炳然用廉洁的行为给下属作表率,全部更改了不方便百姓的各种政策法令,还上奏朝廷削减一半军需,百姓都(立生祠)祭祀他。(答出“率”“政令不便者”“尸祝”意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赵炳然,字子晦,剑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任新喻知县。皇帝征召为御史。同给事中李文进一起核实宣府、大同、山西的兵饷。他弹劾前后任督抚的樊继祖、史道等人共一百七十七人犯有非法侵占军饷的罪行,定罪、受贬各不相同。又逐条上奏边防事务十二件。他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协助处理督察院的事务。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被关进牢狱,皇帝下诏罢去总督一职,不再设立。大学士徐阶以浙江寇贼刚刚平息为由,请求设巡抚安抚聚集百姓,于是提拔赵炳然为兵部右侍郎,前往浙江担任巡抚。浙江久遭战火,又时处胡宗宪在任时过分奢侈铺张之后,财力匮乏。赵炳然用廉洁的行为给下属作表率,全部更改了不方便百姓的各种政策法令,还上奏朝廷削减一半军需,百姓都(立生祠)祭祀他。福建巡抚游震得请求浙江出兵剿贼。皇帝下诏调拨义乌的一万精兵,下令由副总兵戚继光率领前往,仍命令赵炳然协助剿贼。赵炳然说:“福建乏所以发生叛乱,是因为将吏安抚控制无方,百姓变为士兵,士兵变为盗贼。现在又调遣浙江的兵马到福建救急,我私下担心浙江又会变成(第二个)福建。请求命令各地专心组织训练本地人,使人人能出力,家家能自守,情况紧急时能成为战士,局势缓和后叉可为百姓,这样聚与散都有去处。即使不得已而招募士兵,也必须先用本地人而后用邻境人,这样或许就没有造成祸害的根基。”叉逐条上奏海防八项措施,其中说:“苏、松、浙江水军都由总兵统领,驻扎在定海,陆军都由副总兵统领,驻扎在金山卫,两军同受总督节制。现在总督一职已经撤除,总兵、副总兵(各自为政),分为二部,彼此牵制,(军队)不能调动。请求按地区划分统辖军队,各地都兼管水、陆军务。”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允准。这一年戚继光大破贼寇,濒临海边的剩余寇贼就流窜到浙江。官军在连屿等地迎面阻击,斩杀一百多名贼寇。新来的倭寇又侵犯石坪,将士们乘胜歼灭了他们。赵炳然因为援助剿寇有功,朝廷又赠他金币,提拔他担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给事中辛自修弹劾罢去戎政都御史李鐩,请求选择一向熟悉军事的人代任。于是召来赵炳然担任兵部尚书,协助处理军务。一年之后,皇上又下诏命赵炳然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务。天城孤处塞外,(与内地)中间隔有高山,敌人的骑兵时有出没。赵炳然上奏请求增设参将,另成一营,报告得到批准。不久因总兵官马芳等人打退敌人有功,得到赏赐。任满考核后,加封太子少保。赵炳然清廉勤勉,熟悉政务,所到之处都有声望和政绩。隆庆初年,因病请求退休离去。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恭襄。 14.【分析鉴赏】(3分)C(“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非凡的力量和气势”不当。五、六句是说火山云早晨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从动态的角度表现了火山云在一天中的变化和不可驱散的特点) 15.【鉴赏评价】(6分)①写出了炽热的火山云弥漫笼罩铁关、交河一带的情形, (1分)展现了戍边将士所处的恶劣环境, (1分)从侧面烘托了他们不畏艰辛、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或“形象”)。 (2分) ②承接五、六两句从时间角度的具体描绘,转而从空间角度描绘火山云,承接自然,丰富了描写角度。 ⑧自然引出结尾迢迢征路向东延伸、孤云随马而去的场景,从而将送别的主旨(或“送别之情”)寄寓其中。 (答“为结尾写……作铺垫”也可以)(共6分。第①点4分,必答;第②⑧点各2分,任答其一即可) 16.【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每个句子1分,共6分。若有错别字,该句子不得分) 17.【成语使用】(3分)C(“突如其来”,突然发生。“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两者虽都有“意外到来”之意,但前者突出事件的“突发性”,让人猝不及防,这里根据语境,应用“突如其来”。“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乃至”,甚至,表示程度、范围上的更进一步。这里根据语境,应用“乃至”。“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多指坏的事物,使扩大影响。“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事。这里根据语境,应用“推波助澜”。“趋机”,利用机会。“伺机”,窥伺时机。这里根据语境,应用“伺机”) 18.【语句衔接】(3分)B(括号前与括号所填充内容构成一个复杂单句。单句主语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狂妄自大和对自然索取的贪得无厌”,说的是人类对待自然的“狂妄自大和贪得无厌”,括号要填的是谓语和“狂妄自大和贪得无厌”所造成的后果。人对自然的态度和作为造成的后果直接或首先影响的是自然,间接或随之影响的是人类自身,是一种递进的关系。A选项第一句将主语变成了人类,另起了话头。C选项第二句说的是“人类”,与括号前句子的内容不符。D项,两种后果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不恰当。B选项逻辑递进关系恰当,句子完整,衔接自然) 19.【病句修改】(2分) (1)删去“不断”,或将“频发”改为“发生” (2)“具备”改为“有”,或改为“获得” (每小题1分,共2分) 20.【补写语句】(6分) ①都要注意限制游离糖(2分。如回答“都要少摄入游离糖”,也给2分) ②先影响血红蛋白(2分。如回答“它首先结合的是血红蛋白”,给1分) ⑧对血糖的影响小得多(2分。如回答“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给1分) 21.【归纳概括】(6分)①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处理产生了废气,废气通过活性炭+紫外光催化净化后排出。 (3分) ②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污泥,污泥排入污泥贮存池,经污泥叠螺脱水机脱水消毒后,被定期清运处理。(3分) 22.【作文】(60分)材料以小见大,透过家庭内部关于要不要分餐制的意见分歧,折射出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风尚之间的冲突。家庭中,小武的父母是分餐制这种新的文明就餐方式的拥护者和践行者,爷爷奶奶是反对者,小武是理性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本作文题的写作指令很明确,考生要特别注意。写作身份是高三学生小武;写作对象是“某一类长辈”,这里指爸爸妈妈们或爷爷奶奶们,注意是某一类而不是某一个;写作议题是“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问题。 需要重点思考好相关问题:第一,分餐制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为何要倡导和推行分餐制?第二,爸爸妈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有什么意义?第三,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反对?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