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5-29 10: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批评的历史几乎跟戏剧本身一样久远,它在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广阔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将杂乱无序的欣赏体验条理化、理论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戏剧批评的对象,首先是上演剧目。每有新戏上演,或旧戏重排,往往跟着一大堆评论发表。很多戏在每轮演出过后,往往都要根据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做些调整与改进。许多经典剧目都是在批评家和观众的千锤百炼下,经过一改再改才形成的。如曹禺的《雷雨》,最初发表时本来有序幕和尾声,但极少被导演采用,批评家也普遍认为它消弱了原作的悲剧效果和批评力量,因而在后来作者自编的各种版本中就都被删除了。但剧作家、导演、演员对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应该择善而从,切不可盲从。《茶馆》首演于1958年,最后以沈处长的三个“好”字结束,而到了1963年在批评家的指导下《茶馆》多了砸教堂、贴标语、抓学生等情节,全剧以“红大专”收束,改变了原作的情调和主题,直到“文革”后夏淳重排时才改正过来。
戏剧批评也是观众交流欣赏体会的高级形式,所谓“高级”,是说戏剧批评是理性的分析,而欣赏则是感性的。感性经验既鲜活生动,见仁见智,带有很大的个人局限性,理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避免主观偏见。观众不仅要看戏,还应该读评论,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如“反右派”运动之后,田汉作《关汉卿》,塑造了一个为民伸冤、反抗强权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次年郭沫若出版《蔡文姬》,写的是一个女诗人“归汉”的故事,歌颂了曹操文治武功。表面看起来,两个戏各具特色,是由于导演的关系,后者的舞台艺术还超过了前者。但是,如果联系到两位作者的品性和他们在反右中的经历,恐怕就分出个思想高下来了。所以,我们需要读读有关评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的批评能够澄清思想、解除疑惑,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戏剧批评更像是一座桥梁,一边连着创作和演出,一边连着读者与观众,两头都得熟悉,但却不属于任何一方。它是一项独立的认识活动,其使命是在艺术跟生活的结合处发现人,发现美。别林斯基说:“批评渊源于一个希腊字‘判断’,意思是‘做出判断’;因而批评就是‘判断’。”判断什么?当然是各种艺术现象的是非优劣,来龙去脉。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批评家对现实的认识。别林斯基认为:“批评总是跟它所判断的现象相适应的,因此,它是对于现实的认识。”
鉴于此,今天的我们需要的仍然是独立自主、不溢美、不阿世、实事求是的戏剧批评。
(节选自《戏剧艺术十五讲》,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批评家普遍认为曹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削弱了原作的悲剧效果和批判力量,因而在后来一些版本的作品中,序幕和尾声都被删除了。
B.在夏淳等批评家的指导下,《茶馆》一改原作的情调和主题,安排了砸教堂、贴标语、抓学生等情节,并以“红大专”收束整个作品。
C.《关汉卿》塑造了为民伸冤、反抗强权的平民知识分子,《蔡文姬》写的是女诗人“归汉”的故事,两者各具特色,没有比较的价值。
D.俄国理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戏剧批评”就是判断,是批评家依据对现实的认识而对各种艺术现象的是非优劣,来龙去脉进行判断。
16.下列对文中“戏剧批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批评的历史和戏剧一样久远,它以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广阔的背景知识为基础,能够将杂乱无序的欣赏体验条理化、理论化。
B.不是所有的戏剧批评都是正确的,有的甚至会改变原作的情调和主题,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对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切不可盲从。
C.观众有必要去读读有关的戏剧批评,这样就能避免主观偏见,得出一些比较深刻的结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D.戏剧批评连接着创作和演出、观众与演员,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虽要熟悉两头,但它绝不附属于任何一方,是一项独立的认知活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雷雨(片段)
曹禺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鲁侍萍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①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②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③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7.分别分析文中加点部分的人物心理。
18.结合①句,分析周朴园“汗涔涔地”的原因。
19.分别理解两处划横线句的含意。
20.理解②③两处的舞台说明及相关台词。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指使成为边邑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损害
2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
C.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何厌之有
D.是寡人之过也吾其还也。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联合秦国发动攻打郑国的军事行动,给郑国带来了亡国的危机,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郑伯有用人不当的缺点,但也能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显示出了作为政治家的人格魅力。
C.烛之武抓住秦伯心理,晓之以利,直接指出晋国的政治野心,步步深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最后晋文公提出“不仁、不知、不武”的看法,作出撤军的决定,气氛又缓和下来,曲折有致。
24.翻译文中画线句。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材料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25.材料一体现了孟子继承了孔子中庸之道中_________的思想。
26.上述两则材料在“诚信”的认识上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论语》)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3)渔舟唱晚,_____。雁阵惊寒,______。(《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
(5)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疫情,习近平表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