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B(A项,曲解文意,“改造世界”“相辅相成”原文没有体现。C项,“科学主题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 表述错误,原文是“科学主题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D项,将已然说成未然,原文是“当代艺术创作有很多正在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科学实验的路径··· 2. C(第二段没有运用类比论证。) 3. D(“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思维的特征将逐渐被弱化”错,根据第三段“科学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艺术实验探索”。) 的动因和引领”可推知,科技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强艺术家的想象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4. D(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移动式VR设备”“性能限制了图像分辨率、帧数的提升”, 没有说所有的VR设备。“使体验更加接近真实”也不当,原文是“使体验更加接近有线连接”。) 5. C(根据材料一,强强联合的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 6. ①5G网络能将高清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带来流畅、清晰、更加逼真的观看体验。②在5G时代,通过VR设备 连接无人机、机器人,推动工农业、医疗等远程控制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③在5G时代,将推动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项目的发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C(“莽撞”不当,文章没有写仲熙莽撞的行为,只是刻画了冲动的心理。) 8. ①丰富了人物形象。仲熙看到卖艺乞讨者“感到巨大的沮丧”, 反映出他对高雅艺术“沦落”的伤感。衬托了宋琛对卖艺乞讨的淡然和对艺术通透的认知。②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仲熙的反思以及宋琛关于艺术的谈话。③暗示了主题,形象地说明艺术可上可下、可远可近,既可高居庙堂,也可贴近陋巷。(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 9. 相同点:两人都热爱民乐艺术,都想捍卫民乐艺术的纯洁和尊严。(2分)不同点:①仲熙是一位在市场背景下,欲坚守高雅艺术而内心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认为民乐艺术是高雅的,为宴会伴奏是对民乐艺术的玷污。另一方面,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民乐团为了生存又不得不迎合市场,为此,他劝宋琛参加伴宴,但当宋琛答应和上台演奏时,他又深感失落甚至痛苦。(2分)②宋琛是一位深谙琵琶弹奏艺术,在变通中有坚守的人。她精通乐器,不仅能弹奏传统经典名曲,还能用琵琶弹奏流行歌曲,显示了她高超的弹奏艺术。面对台下的嗷嗷大叫,她从容淡定。她有自己的“玻璃罩,可以挡住一切”, 显示了她对高雅艺术的坚守。(2分)(意思对即可) 10. D(原文是:“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 世,当应便尔欺夺?”) 11. B(“相互聘请对方官员担任职务”错误,应该是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 12. C(“并劝皇帝不要渡过泗水,防止翻船”错误,原文中有“将泛泗入河,溯流还洛。军次碥破,淹以黄河峻急,虑有倾危,乃上疏陈谏”, 可见皇帝要从泗水进入黄河,因此成淹建议皇帝不要通过黄河逆流而上,不是泗水。而且此事与劝皇上不能轻视敌人非同一时期的事。)13. (1)南北双方关系和睦已经很久,但近来你们却背弃信用,断绝友好关系,被利益所驱动,这难道是大国友善对待邻国的做法吗?(得分点:连和、比、善,每点1分,语句通顺2分)(2)而黄河水流湍急迅猛,任何人都难以渡过。我趁着这次出行渡过激流,用这种做法来开导百姓的想法。(得分点:因、所以、开,每点1分,语句通顺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成淹,字季文,是上谷居庸人。成淹喜欢文学,有气度和志向。在宋做官,为员外郎。皇兴年间,投降北魏。太和年间,文明太后去世,齐国派遣他的散骑常侍裴昭明等来吊唁,他们想穿朝服来进行吊唁,主管宾客礼仪的官员不许,昭明执意不改。高祖命令尚书李冲选择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再与他论执,李冲启奏报派成淹。成淹说:“吉事凶事不同,礼节上有固定的要求,大臣上朝戴的黑色帽子不适合吊唁,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当初季孙将要出行,请求依照遭丧之礼,千年以下,人们还在赞美。你们不能遵照规定行事,还问这种做法出自什么典籍,你们做使节的何等的不同啊!”于是皇帝下令送丧服丧帽给昭明等人,第二天早上,引昭明等人入丧堂,命令全体文武官员尽哀。高祖因为成淹清贫,赐绢一百匹。 十六年,齐朝派遣主书邢宗庆等人前来朝贡,高祖命令成淹接待宗庆。宗庆对成淹说:“南北双方关系和睦已经很久,但近来你们却背弃信用,断绝友好关系,被利益所驱动,这难道是大国友善对待邻国的做法吗?”成淹说:“大凡作为王者,不必拘于小节。中原有豆花,善于采摘的人收获便多,哪能痴痴地守尾生那样的信用。况且齐朝先主历来侍奉宋朝,享受的恩德积累了好几代,难道应当这样被欺骗掠夺吗?”宗庆以及跟从的人都相互看着大惊失色。皇帝到地方巡视,王肃大多作为随从,皇帝让成淹当向导,一路上遇到的古迹,他都知道。王肃说:“成淹的才能言词世上难得,朝廷应该加以提拔。”高祖说:“如果因这提拔成淹,朕担 心更加有辱于卿了。”王肃说:“为臣委屈自己达进他人,这正可以显出为臣品德之美。” 当时朝廷迁都,因为成淹家里没有搬家的资金,高祖就赐给劳力,并赐予假日,让他与家人一起行进。 行至灵丘,正逢齐萧鸾派的使者来了,高祖派驿马征召成淹。帝车驾渡淮河,成淹在路旁请见,高祖停驾召见他。成淹说:“萧鸾乖戾凶残,智愚之人都抛弃了他,陛下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意愿,按剑江边,但敌人不可小看,蜂虿依然有毒(能致人死伤), 何况一个敌国呢?臣殷切希望圣明君主有保万全之策。”帝下诏说:“这是前车之辙,能不谨慎吗!”成淹说:“臣听说向洛阳出发以来,诸多进谏的人,都被陛下解官夺职,这恐怕不是圣明君主接纳臣言的好方法,希望陛下宽恕他们。” 高祖幸临徐州,命令成淹主办舟船之事,准备经泗水入黄河,逆流而上,还归洛阳。军队驻扎在碥礅,成淹看到黄河水流深急,担心有危险,于是上疏陈谏。高祖下达命令给成淹说:“朕因恒、代没有运漕之路,所以京邑百姓贫困。现在移都伊、洛,为的是道航四方,而黄河水流湍急迅猛,任何人都难以渡过。我趁着这次出行渡过激流,用这种做法来开导百姓的想法。朕知道你一片忠心,但今天朕不准备接纳你的意见。”于是下诏赏赐骅骝马一匹,衣帽一套。授予羽林军监管的职务,掌管主客令,加威远将军。当时宫殿初构,建造务求广大,军队百姓运输木材,每天都有万计,但是伊、洛漂浮着流动的冰块,兵民苦于涉渡,成淹于是请求,在都水上建造浮桥。高祖很赞赏,接纳了他的意见。14. C(曲解文意,“催”是指官府催着交纳之意,该句表现了官府催逼得急切。)15. ①比兴手法。开头二句托物起兴,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喻织妇的劳动果实为别人所占有。②对比。以贫 家女的辛勤劳作与“富家”的不劳而获对比,表现了织妇在封建剥削下的悲惨生活。③烘托。“草虫促促机下啼”, 以草虫的啼鸣烘托贫家女的辛劳。④心理刻画。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羡慕青楼倡女。字里行间渗透了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每空 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7. B(原句有以下语病:一是“先后陆续”语意重复;二是“参加”与“评委”搭配不当;三是“基层”缺少中心词“作者”。A项,没有补上“基层”的中心词。C项,“先后陆续”语意重复没修改,也没有补上“基层”的中心词。D 项,“参加”与“评委”搭配不当。) 18. C(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生动形象”一般用于讲述或描写得逼 真。质朴:朴实淳厚。一般用来形容人或文字。稚拙:幼稚笨拙;幼稚质朴。智趣盎然:充满智慧之趣。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敦厚:诗文等的风格浑厚。淳厚:淳朴敦厚,形容人十分诚实,脾气温和性情憨厚,忠厚。) 19. D(“东拉西扯”不能修饰“呐喊”, C项表述与下文衔接不密。) 20. 2013年~2018年我国法人单位进入高速增长期,五年来数量翻倍。(2分)企业法人数量快速增长,占比持续提高。(2分)机关、事业法人占比下降较大。(1分)(如果答“机关、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等其他法人占比下降较大”也算对,只答“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比下降较大”不给分) 21. ①但治疗效果不理想。②对导致“灰指甲”的真菌。③进一步提高杀灭效率。(①答“但比较顽固,容易复发”, ③答“从而完全治愈“灰指甲””, 亦可。每点2分) 22. 【写作指导】材料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此事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对学生如何惩戒和管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对此,学生、教育工作者、社会人士都可以献言献策,只要发表的意见对规范学生行为、教师惩戒与管理有借鉴意义、观点正确、分析有理皆可。因为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文章要符合作者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