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2-08 10:17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注】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
【注】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  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B.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 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C.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D.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11.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 “舍人”。
  B.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人性本善”“逍遥齐物”等思想。
  C.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佛道两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D.《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起初拒绝了大将军邓骘的征召,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C.马融因上奏《广成颂》讽谏朝廷,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十年得不到升迁,还遭到禁锢,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D.马融门下学生数以千计。教授学生时,他坐在高堂上,堂上设置红色纱帐,纱帐后安排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能登堂入室得其面授者很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③西泠:西湖桥名。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14.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哀愁。开头三句写景,借景抒情。“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15.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2)《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相安)”想法的诗句是:“         ,         。”
(3)《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        。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             ,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③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             几十年,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A.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B.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C.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D.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教师能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未来生活。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号于16日成功实施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工作正常。
  C.根据传统国培项目规划,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与人数,让更多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有机会接受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教育。
  D.《抗日战争》将丰富庞杂的史料和实地采集做精心的裁选,在力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化的叙事,笔触细腻。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驱动下,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革新成果已经初显,海尔已转型为“创新平台”,华为、中兴的PCT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特高压交流电压已成国际标准,高速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的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提高较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讯产业链条和通信网络已经建起,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为中国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的基因测序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说明,                                             ,因此,我们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转型。
A.中国经济并非转型意志还不够,而是转型能力不足。
B.中国经济并非转型能力不足,而是转型意志还不够。
C.中国经济不但转型能力不足,而且转型意志还不够。
D.中国经济不但转型意志还不够,而且转型能力不足。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     ①       ,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   ②              ,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            ③         。
21.下面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标识,请找出该标识上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