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通常以“社会转型”来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产过程(包括劳动方式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产业构成的非农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是基本动力,而由此带动的社会生活形态上的城市化则是最显著的外在表征。如果我们将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看作是一种 “乡土文明”的话,那么,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则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城市文明”的时代。 对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的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单纯理解为一个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概念,而没有将它看作是描述中国整体社会的概念。实际上,在费先生这里,与“乡土社会”对应的不是空间形态意义上的城市社会,而是历史序列上的“现代社会”。费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所要刻画的,是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社会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乡土型文明形态。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并不仅仅限于城市,这种独具中国特点的传统“乡土文明”形态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乡村,而是笼罩于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但是,无论你是主动告别还是恋恋不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乡土文明”已无可避免、无可挽回地成为了或正在成为明日黄花,今日的我们已无可选择地进入了“城市文明”主导的时代。这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提升必然带来产业的集中,而产业的集中,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必然带动人口向产业集中地大规模集聚,进而带来城市的扩张。这一过程,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看,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进程。 在传统乡土社会,一方面城乡联系本身并不紧密;另一方面,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乡村是本位,而且相对独立,不依赖于城市,而并非生产基地的城市则反过来完全依赖于乡村。但现代社会的城乡关系则截然不同,一方面,由于现代市场以及更为直观可感的交通、通讯技术的纽带作用,城乡联系变得异常紧密;另一方面,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之后,城市在城乡关系中便取得了几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而必然地发挥出对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而且,只要承认经济运行的形态方式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其他各个方面,那么,城市的这种组织重塑作用、辐射作用也必将及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运行方式必然是围绕着城市而组建起来的,今天我们的乡村振兴只能顺应而不可逆这个基本历史趋势而展开。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是(即使不是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文明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是乡村融入城市主导的现代文明的过程。 (摘编自冯婷《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文明是在社会发展客观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决定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B.城市文明是独具中国特点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覆盖城市、乡村在内的整个社会。 C.城市文明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是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 D.城市文明是现代文明的表征,在乡村振兴中只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就定能取得成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乡村振兴”为写作目的,着重论述了城市文明是一种必须顺应的历史趋势。 B.文章着意厘清人们对“乡土中国”的错误认知,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是种文明形态。 C.文章提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概念,让读者更易于接受对城市文明的论述。 D.文章论述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城乡关系上的不同时主要从联系性和独立性着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正进行着由乡土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转型,乡村受到城市的重塑和辐射作用,实质上已经完全沦为城市的附庸。 B.我们被带入城市文明时代,与当今中国产业的集中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来的人口大规模向产业聚集地聚集有关。 C.在当今中国,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城市文明时代这一背景,在城乡一体的视野下统筹规划。 D.潍坊鼓励企业到农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淄博依托工业城市底蕴发展乡村旅游,这些举措都和本文的理念相符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这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此后30多年,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持续。截至2019年3月,水下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4万件各类文物。 “南海Ⅰ号”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福船”实物,其船体结构和建造手段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南海Ⅰ号”的船体结构和船中瓷器情况来看,该船极可能是从泉州港始发,目的地有可能是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东非沿海这些地区,而对沉船上那些具有域外风格金器的产地研究或许能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重要线索。 “南海Ⅰ号”沉船由于受到海洋生产、非法盗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并不适宜;沉船海域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和复杂海况又使得以水下考古方式进行的原地发掘无法科学实施。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创造性地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把沉船、船载文物以及沉船周围的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定的钢结构箱体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并迁移到可人为控制的新环境中,进行后期室内发掘和异地保护。“南海Ⅰ号”沉船的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魏峻《一艘驶自南宋的船——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 材料二: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飞速发展,水下的文化遗产开始得到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应根据国际法则和条例,出台相关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条文,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政策。因此,世界上9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制定,并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公约》强调的基本原则有: (一)为全人类利益。水下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各个国家都要对其进行保护。 (二)原址保护。鼓励人们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文化遗产,以对其进行考察或建立档案资料,人们的这些活动不应该妨碍对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三)不应该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以交易和投机为目的的商业开发。 (四)合作共享。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方面相互合作帮助,有可能的话,也应在对这种遗产的调查、挖掘、记录、保存、研究和展出等方面开展协作。 (摘编自万晓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原则的应用探析》) 材料三: 1985年初,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域打捞了一艘我国古代沉船“泰兴号”,船上满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出于“物以稀为贵”的想法,哈彻砸碎了其中60多万件,将剩下的交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拍卖行。那次专场拍卖,共计出现15万件瓷器、125块金锭。国家文物局得到中国瓷器将被拍卖的消息时,曾经试图阻止,惜未成功。于是,文物局委派专家携3万美元赶赴荷兰进行回购。但高出起拍价十倍的成交价让我们在拍卖之时根本无力举牌,最终黯然归国。随后“发展水下考古研究”的建议提交给了国家文物局。198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培养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行之《中国水下考古25年》) 4. 根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下列事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为避免外在因素的影响,“南海Ⅰ号”沉船被迁移到新环境中保护和研究,这并没有违背“原址保护”原则。 B.英国人哈彻打捞古“泰兴号”沉船的瓷器,大量破坏并对剩余瓷器委托拍卖,这不符合“为全人类利益”的原则。 C.某影像公司拍摄水下遗址,制成纪录片发行出售并获利,按照禁止商业开发的原则,这种行为应当一律制止。 D. 美、英、法、加签署《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沉船协定》,共同保护沉船纪念地,这是“合作共享”原则的体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30多年前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就对“南海Ⅰ号”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并一直持续进行这项工作,最终成功。 B.面对水下的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破坏的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许多国家制定了公约,中国也参与其中。 C.“泰兴号”被盗捞,文物被毁坏、拍卖;文物局阻止拍卖未果,回购失败。这促使水下考古研究提上日程。 D.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很多,而没有自己的水下考古队员是原因之一。 6.“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研究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春(节选) 巴金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①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克明气得脸色大变,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②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琴把他们制定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分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琴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有删改) 【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表现了淑英由害怕、气愤到坚定、欣喜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致使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D. 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8.本文是长篇小说《春》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6分) 9.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