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A2.D3.D4.C5.C 6.答案①材料一主要说现阶段量子信息研究取得的成就及主要任务。②材料二侧重说明我国量子通信受到的质疑。③材料三主要说量子纠缠的发展状况及其内涵。(每点2分) 7.B8.答案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写儿子去世,突出老人的孤独,使后面老人与牛之间的亲近更显自然。②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儿子的抚恤金,为下文老人购买病牛提供了可能。(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9.答案①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赞美。②对于六爷孤独无奈境况的同情。③对于六爷不被人们理解的无奈。④对于过往时代艰辛生活的沉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0.C11.B12.A 13.答案(1)当初,赵莹担任从事时,遭逢母亲的丧事,高祖不许他返回,他穿着粗布丧服随队供职,有的人因此非议他。(关键词“丁母忧”“粗”“短”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赵莹刚染上疾病时,派人向契丹君主祈求,希望归葬于中原,让羁旅游魂有幸返回故乡。(关键词“被”“归骨”“羁魂”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赵莹,是华阴人。后梁龙德年间,才开始做官,为康延孝的从事。后唐同光年间,康延孝镇守陕州,时逢唐庄宗讨伐蜀国,令康延孝担任骑军将领。将要出发时,留下赵莹监修金天神祠。祠庙建成之后,忽然梦见神仙在前亭召见他,并用优厚的礼仪来款待他,那神仙对赵莹说:“你前程远大,应该自珍自爱。”说着便送给他一把剑一支笏,赵莹醒来后十分惊异。明宗继承帝位,任命晋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赵莹当时就在郡城,就以前官的身份谒见晋高祖,两人一见如故,高祖就上奏任命他为管记。高祖历任各镇他都跟随着,多次奉命进京,官至御史大夫,赏赐金鱼袋及紫衣。当初,赵莹担任从事时,遭逢母亲的丧事,高祖不许他返回,他穿着粗布丧服随队供职,有的人因此非议他。等到他位居宰相,以敦厚谦让、提拔后学为己任。监修国史时,因唐代典章残缺,赵莹便任命有才能的人担当有关职务,编纂补充了唐代实录以及撰修了正史二百卷,流传于当时,赵莹从中起到重要作用。晋少帝即位,任命他为守中书令。第二年,又以检校太尉本官,外出担任晋昌军节度使。当时,天下发生大蝗灾,他命令辖区内捕杀蝗虫的人每抓到一斗蝗虫,就给予粟米一斗,使饥饿的人得以渡过难关,远近的人都称赞他。等到契丹攻陷京城后,契丹君主将少帝迁居到北方边塞,赵莹与冯玉、李彦韬一起跟从前往。契丹永康王即位,任命赵莹为太子太保。后周广顺初年,(周太祖)派尚书左丞田敏向契丹通报,在幽州遇到了赵莹。赵莹见到中原人,伤感不已,对田敏说:“我这身老骨头飘零寄居在这里,最近听说妻子去世,幼子安好,幸蒙中朝皇帝厚加抚恤,东京的旧房本来属于公家,也听说特别优惠地给了好价钱,老夫到死也无力报答了。”于是望着南方叩头,涕泪横流。不久,赵莹在幽州去世,时年六十七岁。赵莹刚染上疾病时,派人向契丹君主祈求,希望归葬于中原,让羁旅游魂有幸返回故乡。契丹君主很可怜他,就答应了。他死后,就派他的儿子赵易从和几个家人护丧回乡,还派遣大将护送到京城。后周太祖对此感慨良久,下诏追赠他为太傅,照例赐给他的儿子五百匹绢,用来办理丧事,并让送回安葬在华阴故里。 14.D15.答案①运用了夸张和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2分)写出了眼前雨水之大,想象中高山仿佛要被雨水冲走,变成一片汪洋。(2分)②借写雨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袍敝衣处其间(每空1分) 17.C18.B19.D20.答案①“贵校”改为“学校”。②“惠顾”改为“光临”。③“敬赠”改为“赠送”。④“些许”改为“很大”。⑤“给我们说一声”改为“告知我们”。(每处1分,若有其他修改,合理亦可给分) 21.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前方一个衣着寒酸的老人正用肩膀驮着一大盆漂亮的花吃力地走着,画面后方一对衣冠楚楚的夫妻微微仰头欣赏着美丽的花儿。(3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2)漫画寓意: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一些衣冠楚楚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幸福,忽视了底层民众的劳苦。(3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22.写作提示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的主体部分,表述了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发事件的原因,事件出现后双方对于事件的态度。第二部分是人们对于此次事件的评价,前两种观点显然有批评乘务员的做法的倾向,第三种观点有为列车工作人员辩护、解释的立场。学生在写作文章时,可以赞同第一、二种看法,也可以赞同第三种看法,当然,更可以在这三种观点之外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现实意义来看,道德和法制,更需要学生认真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