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著阅读(7分) 16.今年四月,西安利之星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热议。一些网友以《呐喊》《彷徨》中人物的口吻,就此事发表微博。以下各条微博分别模仿了哪个人物?请从下面提供的五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并将其标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世风日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2)车子是我自己买的,他们谁也没有干预我维权的权利! (3)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反正我也买不起奔驰。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 (4)这些无良商家就是“老畜生”、“小畜生”,一定要给他们一些颜色看,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 A.子君 B.爱姑 C.九斤老太 D.疯子 E.吕纬甫 【答案】C A E 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文学名著知识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重视课外阅读,在解答本题时联系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分析作答。本题考查的是对鲁迅小说的了解情况。 鲁迅的小说《风波》中的九斤老太是一个终日叹息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 小说《伤逝》中,涓生和子君不满于原来的家庭。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于是两人说走就走,结伴私奔,满心开始想要的新生活。 小说《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吕纬甫在后文自己讲到:“——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小说《离婚》中的爱姑和那些一般的农村妇女最大的不同就是敢于向侵害自己的势力进行勇敢的反抗,在小说中爱姑的丈夫找了个寡妇,气的爱姑一气之下回家了。在爱姑的眼里那些乡绅她是并不惧怕的。为了不被随便的休掉,自己做主闹了三年,而且还坚持要斗争到底的“总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她敢于在大庭广众之骂公公为“老畜生”,骂丈夫为“小畜生”。 故选C、A、E 、B。 17.《儒林外史》讽刺了一批虚伪的读书人,也描写了一些真儒名贤,体现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杜少卿就是其中的一个,请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淡泊功名,傲视权贵;②讲究传统的美德,体现传统儒家思想;③敢于挑战封建世俗;④尊重女性;⑤尊重个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联系名著原文,根据相关情节,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杜少卿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 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由此可见,杜少卿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不屑。 (2)少卿遵从孝道,“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因此,他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养在家里当祖宗看待,还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连他的夫人也亲自“煨人参”、“送人参”。当娄太爷病笃之际,有遵循他的意愿送其回乡。娄老太爷病故之后,杜少卿又亲自前往陶红镇祭吊,不因娄太爷的管家身份而有所轻视。 杜少卿与郭孝子素昧平生,然而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不避通叛的嫌疑,留他在家里歇息。与夫人张罗替他浆洗衣服,治酒款待,为他求虞博士的介绍信,自己寻衣服当银子给他准备盘缠,一切做得自然。由此可概括出注重“孝道”,讲究传统的美德,体现传统儒家思想。 (3)杜少卿却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别人劝他纳妾,他引用晏子的话:“今虽老而丑,我固反见其姣且好也。”他反对纳妾,皆以平等心态对待妇女,不任意打骂纳妾,对沈琼枝尊重,赞扬。由此可见他尊重妇女,尊重个性。 (4)杜少卿敢于对某些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提出大胆的挑战,表现了离经叛道的可贵勇气。高翰林指斥杜少卿“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这恰好说明杜少卿眼里没有封建的等级名分和尊卑秩序,不屑于封建正统 的“正经人”,敢于挑战封建世俗。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_____不可。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_____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_____仍完全不变。有时换一个说法便觉_____。 A. 锱铢必较 思忖 兴味 索然无味 B. 斤斤计较 斟酌 兴味 兴致索然 C. 锱铢必较 斟酌 意味 索然无味 D. 斤斤计较 思忖 意味 兴致索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空:“锱铢必较”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斤斤计较”,过分在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贬义色彩浓。语境中修饰的是“咬文嚼字”这样的小事,并无贬义,应该用“锱铢必较”。 第二空:“思忖”,考虑,思量;“斟酌”,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语境中修饰“文字的分量”,此处应该用“斟酌”。 第三空:“兴味”指兴趣;“意味”,意思。语境中要表达的是“意思不会发生改变”,此处应该用“意味”。 第四空:“索然无味”,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兴致索然”,指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第四空修饰的是文章,应该用“索然无味”。 故选C。 19.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B.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各选项,结合诗句含义,抓住关键词语准确辨析区分。本题要求为“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以部分代整体,“雕栏玉砌”代指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朱颜”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B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它们与美好的东西有相似性, “扈”和“佩”有“披”和“戴”的意思。这句话可译为:把江离、辟芷、秋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戴在身上。 C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 D项,“欲寄彩笺兼尺素”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彩笺”“尺素”代指书信。 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七律的题材与风格,到王维是一个初步的开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面有必然的趋势。 ①这种情况和他的五律情况相近 ②其实不仅王维是开辟,李白、高适、岑参诸家何尝不在开辟 ③王维的七律,风格与题材都较当时诸家广 ④艺术只要在发展,就是在开辟 ⑤向来学者只讲杜甫的开辟,而不讲王维,这是不全面的 A. ①④⑤③②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能力。这是一道衔接题,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认真观察所给句子,看有没有关联词语、代词等提示性词语,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一定的顺序确定每句话的位置,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本题空上文内容是“七律的题材与风格,到王维是一个初步的开辟”,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下文应介绍“王维的七律”,排序是应该把③放在首位,符合要求的选项只有C。故选C。 21.下列对联中,不是写白居易的一项是( ) A.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B.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C. 枫叶四弦秋,长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D.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对联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联系课文所学内容准确判断与之相关的人物。 A项,“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话,这是白居易在九江琵琶亭送别友人诗江边所见之景,里面涉及的人物是白居易。 B项,根据“醉翁亭”三字,可知对应的人物是欧阳修,与白居易无关。 C项,“浔阳江头”“枫叶”“迁谪”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里面写的是白居易的身世境况和所见所闻。 D项,根据“新乐府”“苏州刺史”“旧祠堂”三处可判断对联中涉及的人物是白居易。 故选B。 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中阶段,我们在选科时必须慎重。选科合理,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选科时,我们应跟随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必能取得事业的成功。选科应避免盲目跟风,适合他人的未必适合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那些热门的学科。 ①选科合理,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不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2). 选科时,不一定要避开热门的学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出现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例句 “选科合理,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把原文的绝对肯定改为部分否定形式,考生应仿照这种形式把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的句子挑出来修改,文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必能取得事业的成功”“选课时,我们一定要避开那些热门的学科”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第一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必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这个可以理解为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不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外在阻力较大,就不会成功;第二句“选课时,我们一定要避开那些热门的学科”,可以理解为,选科时,我们不一定要避开那些热门的学科,也许这些热门学科更适合我们。 五、作文(60分) 23.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奋斗是孙少平的精神底色,是奋斗让孙少平成了《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一个。孙少平的奋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立意: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青年人要为梦想而奋斗; 奋斗,让平凡生命更精彩; 不要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