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丽中国”愿景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_________,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某些扩建的城市新区,缺乏个性和特色。从美学角度深入探究这一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改善提升城市建设,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目标。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_________。从南到北1.8万多千米海岸线,海岸城市从南部的海口、三亚到中部的上海、厦门,再到北部的青岛、大连;从东到西,从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起伏的山岭到崎岖的高原,各具特色;长江、黄河、松花江、伊犁河,以及青海湖、洞庭湖等各类水系,_________,神州大地_________。然而,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是民居建筑,( )。其审美效果是,如果只看建筑风貌,人们不知道身处哪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城市所在地域,城市就与自然割裂开来。让城市美丽起来,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劈山填海 丰富多彩 各有千秋 众彩纷呈 B. 夷为平地 众彩纷呈 各有千秋 五光十色 C. 劈山填海 五光十色 平分秋色 丰富多彩 D. 夷为平地 丰富多彩 平分秋色 五光十色 18. 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是很难的 B. 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很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 C. 人们很难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D. 都很难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B. 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C. 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D. 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运用、有所建树。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此类题通常结合排除法进行。第一处,劈山填海:用人力或爆破等方式开山,用开下的山体填海。比喻话大力气干某事或者干某事意志坚定。夷为平地:指铲平使成一块平地或指把地面以上的物体全部摧毁。第二处,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众彩纷呈:形容事物缤纷多彩。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第一处,根据“花大气力”和“山城、水城、山水脉络”的语境,选用词语“劈山填海”,排除BD两项;第三处,根据前文“各具特色”,选用成语“各有千秋”,排除C项。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解答本题时注意前后文连贯和主语一致。通读括号所在的上下文,可知句子的主语是“城市街区中”,AC两项主语为“人们”,换了主语,排除这两项。根据上文“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是民居建筑”中关联词语“无论……还是”,可推知括号内句子要用“都……”,排除B项。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可发现句子存在两处语序不当的问题,第一处,“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该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第二处,“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该是先有所研究,才能有所运用,有所建树,或者是有所建树、有所运用。再来看选项,A项,“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语序不当,应该为“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C项,“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该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D项,“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运用、有所建树”也可以,但从语段的表达重点来看,研究城市美学的目的还是要提升美学境界,建设美丽中国,最后的落脚点是运用,而本项的落脚点在建树上,相对来说B项落脚点是运用,更恰当。故选B。 20.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影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中图文转换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图,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再按要求答题即可。图形为“端午节”的思维导图,数字内容与对应文字应是解说关系,由此推出:①空白对应的是“时间”,考生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②空白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③空白根据图中“龙舟节、 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空白根据图中“赛龙舟、 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⑤空白根据图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影响。 21.“旅游小贴士”大多是用来提醒游客在游玩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游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拟写三条旅游小贴士。要求:①有针对性;②语言简明得体。 乳源大峡谷起于乳源大布镇,终至英德境内。它没有那种一望无际的红褐色土质的苍凉气息,而是绿意盎然的一方美景,乍眼望去,葱葱郁郁,还有淡淡的雾气萦绕其中。奇特的景观比比皆是:骆驼峰、金龟岩、双狮拜客、灵龟贺寿、石猴迎宾、送财童子、仙人伞柄、虎跳岩等不下二十个景点。景色秀丽而地貌险峻。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足有86层楼那么高,而且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歇脚的地方。由崖顶至谷底有观光梯。谷底温度通常比较低,地面较湿滑。谷底总长15公里,若要游完全程,至少需要3天。 【答案】 (1)谷底温度较低,需备好衣物 (2)地面较湿滑,要穿防滑鞋(或做好防滑准备) (3)年老体弱者最好选择观光梯至谷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本题中,要求拟写三条旅游小贴士,就是结合语段找出相关的游玩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游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谷底温度通常比较低,地面较湿滑”处可提醒游客防寒、防滑.从“谷底总长15公里” 处可提醒游客有观光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于是,我们每个人又生活在一定的理想生活中,这种理想生活因人而异,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使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这种向往,也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你生活中有怎样的缺憾?你又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呢?请你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