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五四时期儿童本位论的确立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现代的标志,作为现代儿童观的核心理念,儿童本位论以儿童学、进化论、文化人类学等为理论依据,指出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和“成人的预备”,儿童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我们不仅要把儿童当作完全的个人,而且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尊重其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社会父为子纲的旧式儿童观,而且奠定了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基调。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效用。然而如果将其推向极端,就可能产生悖离初衷的负面效应。 儿童本位论之于中国儿童文学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然而,承认儿童本位论今天仍有实践效用,并不妨碍对这一理论作更深入的学理性反思。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程度,只有辩证地认识到其局限,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规避其潜在的负面效应。 从前现代社会的“荒野文化”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园艺文化”,儿童才被视为与成人具有本质差异的独立存在,是需要“园丁”为其“立法”并进行塑造的个体。因此儿童本位论建立在成人和儿童具有本质差异的二分式假设之上。若片面强调其特殊性而淡化二者的共性,将导致儿童文学成为儿童唯一能够阅读的文学以及只有儿童才阅读的文学。把儿童与成人相分离,确保儿童待在“适合”他们的地方,做“适合”他们的事,包括读“适合”他们的书,“这种把童年从成人中分离出来的思想既是导致童年成为特殊研究领域的可能条件,同时也是后者所产生的结果”。确实如此,与包括儿童学在内的童年研究一样,儿童本位的文学也参与了表现、制造、合理化甚至加剧成人与儿童“二分”的话语实践。 儿童本位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儿童复演了人类进化史上的早期阶段,是不同于文明化成人的“小野蛮”。儿童本位的文学不过是这种“二分法”在文学领域的产物。当成人发明出“儿童文学”这个概念时,就意味着它是区别于“成人文学”的,其区别就在于其“儿童性”。当且仅当文学对儿童性有足够的理解和关注时,它才成其为儿童文学。然而,以什么作为儿童与成人相区分的标准,或者到底怎样界定“儿童性”,却是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这关乎儿童的本质,也关乎儿童文学的本质。比如,究竟应以儿童的认识、德性还是审美感受力为本位?儿童究竟是天真无知脆弱的还是也包含相反特质?儿童的无知非理性是纯真美德还是需要去除的不成熟?在现代性话语体系中,无论“儿童性”的内涵如何定义,都必然是迥异于“成人性”的,二者的“异质性”构成儿童本位论的基础。 超越儿童本位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本位论。儿童本位论批判的实质不是立场批判,不是批判“以谁”为本位,而是思维方式的批判。儿童文学需要突破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话语框架,尊重差异也认同共性,从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里走出来,走向问题,走向实践。 (摘编自杜传坤《儿童文学的“儿童本位论”反思》)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现代儿童观核心理念的儿童本位论以儿童学、进化论、人类学等为理论依据。 B. 儿童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和“成人的预备”。 C. 儿童本位论不仅奠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基调,而且颠覆了传统社会父为子纲的旧式儿童观。 D. 应承认儿童本位论在今天仍有实践效用,但如果将其推向极端,就可能产生悖离初衷的负面效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二段既强调了儿童本位论的积极意义,也指出反思儿童本位论价值所在。 B. 选文第三段在阐述了儿童本位论建立的条件后,用假设论证法论证了片面强调儿童的特殊性的后果。 C. 选文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如何区分儿童与成人的标准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 D. 本文采用逐层深入的总-分-总结构,结构严谨、论述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辩证地认识到儿童本位论的局限,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规避其潜在的负面效应。 B. 儿童被视为独立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现代社会的“荒野文化”过渡到“园艺文化”。 C. 儿童本位文学是儿童本位论二分式基本假设在文学领域的产物。 D. 反思儿童文学的“儿童本位论”,应该通过批判思维方式实现超越本位论的理论意义。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篡改文意,选项“人类学等为理论依据”错误,根据原文“文化人类学等为理论依据”可知,是“文化人类学”。B选项曲解文意,“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和‘成人的预备’。”错误,“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和‘成人的预备’。”是儿童本位论的“内容”,而不是“意义”。C选项“不仅奠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基调,而且颠覆了传统社会父为子纲的旧式儿童观。”错误,原文是“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社会父为子纲的旧式儿童观,而且奠定了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儿童文学的理论基调。”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选项“采用逐层深入”错误,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而不是“逐层深入”。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选项“是现代社会的‘荒野文化’过渡到‘园艺文化’。”错误,根据原文“儿童才被视为与成人具有本质差异的独立存在,是需要‘园丁’为其‘立法’并进行塑造的个体。”可知,前提条件是“需要‘园丁’为其‘立法’并进行塑造的个体。”故选B。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单霁翔在任期间,故宫批量产出网红产品,成为国民文化lP。故宫IP的光环,也令其继任者——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备受外界关注。 王旭东曾对身边人说,“现在的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所以他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打造爆款文创产品。据说王旭东甚至砍掉了许多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播意义的项目,他一直反复强调,要真正体现敦煌文化,做到精而美。 与敦煌文创的谨慎不同,故宫博物院在过去爆款迭出,围绕故宫IP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节目让普通大众通过镜头走进故宫,而故宫口红、故宫睡衣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更是引发公众对故宫IP的追捧。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财经网”2019年4月9日)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文创产业增加值增加了66.09%。在庞大的文创市场迎来“井喷”的同时,也吸引一大批入局者。不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等文化类展馆正加码生机勃勃的文创产业。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已有2 5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 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例如,国博馆的文创产品已推出灵感源自青花瓷与粉彩瓷的食品棒棒糖,以春夏秋冬元素和每个朝代文物对应的手绘二十四节气锦色书签,以清朝画作《芙蓉双鹭图》为设计灵感的芙蓉双鹭保温杯等文创产品。数据显示,2018年,国博馆结合馆内藏物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国博衍艺”产品90余款,累计国博文物、品牌元素产品形成的市场销售规模达到7.92亿元。 类似的博物馆文创案例还有很多,划分到广东本土同样亮点纷呈。据悉,广东省博物馆凭借首个推出“粤藏”“粤光宝盒”“风尚”三款文创蛋糕的博物馆身份而爆红网络。 (摘编自《故宫文创一年卖出15亿元 博物馆文刨不甘落后》,“新快网”2019年4月1日) 材料三: 博物馆IP主要是指博物馆拥有的知识产权,如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博物馆的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博物馆IP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其他的行业和产品提供创意与内容来源,文创产品开发只是博物馆lP运营的一部分。通过赋能的方式,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才是博物馆挖掘IP价值的核心方法论。 但是现在IP授权在不少博物馆手里是个烫手山芋,主要因为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负责经营运营管理的翟幼艾透露,自然博物馆曾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了上千个别具特色的文创IP,但开发出来后便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因为无法为这批IP授权定价。据悉,目前国内IP授权没有统一的价格,即使是在IP授权领域较为成熟的海外博物馆,也没有明确的行内标准报价,只能由博物馆和被授权方自主协定。该为“IP”授权定价几何才不至于无形资产流失? 看到市场上对博物馆文创充满热情,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却无比冷静地表示,博物馆的商业化浪潮虽然势不可挡,但博物馆的品牌和IP还在孵化期,并没有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商业化到什么程度,每个博物馆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毕竟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很多时候我们会拒绝特别商业的项目。”蒋菡称若合作只是让博物馆给产品背书,这样的合作对博物馆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摘编自《“博物馆+”与文创古老的博物馆红了》,《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4月9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重视文创项目的文化传播意义,因此他不主张开发那些缺少文化内涵、一味迎合用户需求的爆款文创产品。 B.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和地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类展馆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产品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C. 博物馆里,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都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是“博物馆IP”的主要内容。 D. 博物馆的文创项目不排斥商业化,但商业化要有度,博物馆应拒绝只是给产品背书的合作,因为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故宫口红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都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 B. 材料二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参与开发单位的数量,都有长足的进步。 C. 由于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担心无形资产流失,所以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的文创IP,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 D. 对于“博物馆+”与文创,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与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的观点比较接近,都反对过度商业开发。 6. “博物馆+”与文创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态度要谨慎,文创项目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真正体现文化,要做精做美。②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拓宽文创产品的领域,打造自己的品牌。③通过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挖掘博物馆 IP 的潜在价值。④统一国内博物馆文创 IP 授权的价格,防止资源浪费和无形资产流失。⑤出台相关的法规和产业政策,规范“博物馆+”与文创,指导其健康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B“产品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故宫口红、故宫睡衣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更是引发公众对故宫IP的追捧”“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并未说涵盖方方面面。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A“都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理解错误。原文只说“节目让普通大众通过镜头走进故宫”,“引发公众对故宫IP的追捧”,没有说“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且据名字:故宫口红、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很难说能体现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筛选文中有关博物馆+”与文创发展情况的信息。材料一有“他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打造爆款文创产品。据说王旭东甚至砍掉了许多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播意义的项目,他一直反复强调,要真正体现敦煌文化,做到精而美”。由此提炼出态度要谨慎,文创项目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真正体现文化,要做精做美。材料二“以春夏秋冬元素和每个朝代文物对应的手绘二十四节气锦色书签,以清朝画作《芙蓉双鹭图》为设计灵感的芙蓉双鹭保温杯等文创产品。数据显示,2018年,国博馆结合馆内藏物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国博衍艺’产品90余款”可整合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开阔眼界,拓宽领域。材料三“通过赋能的方式,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才是博物馆挖掘IP价值的核心方法论”;以上信息可概括为通过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挖掘博物馆 IP 的潜在价值。“IP”授权定价几何才不至于无形资产流失”;“目前国内IP授权没有统一的价格”,“博物馆的品牌和IP还在孵化期,并没有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商业化到什么程度,每个博物馆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以上信息可概括为统一国内博物馆文创 IP 授权的价格,防止资源浪费和无形资产流失;出台相关的法规和产业政策,规范“博物馆+”与文创,指导其健康发展。整合结论,得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张温暖的欠条 化 君 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她说了下面的事。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坐在沙发里,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 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地,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下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嗦了,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说完,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承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他说纸条上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人好好的,要它做什么。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心电图,胸部透视等一系列的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 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有您这样的吗?一边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是,一直到我妈出院,我也没找到那个“好人”。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噌噌往上蹿。我用命令的语气对我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个手机号。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索起来。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为那人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说这话时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不已。这更增加了我对那个“好人”的愤恨。 一天,一个男人按响我家门铃,他说他找一个骑三轮的大娘,一个月前他碰了她。我正要火山爆发,母亲急慌着走过来,把他让进屋里。 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头。他说他原本打算第二天就来看我妈,可是家里出了点事,一直没脱开身…… 我打断他说,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出来打圆场,问那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接过我的手机号后,骑上三轮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着,看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罚款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慌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那人说,人是我碰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还清。 我马上火了,没好气地说,蒙人的吧,就像那张写手机号的纸条一样。 他的脸腾地红了,吃吃地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我换了新号。 同学突然换上一种动情的语调说,你知道吗?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选自 《小说月刊》2017第8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塑造了“我”妈和“他”这样的好人形象,刻画人物较精细,如写他“非让我走几步”“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B. “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噌噌往上蹿。”这句话描写了“我”无比气愤的神情,为后文写一定找到肇事者作了渲染,也表明“我”心眼小、不善良。 C. 小说主体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开头和结尾段却出现另一个叙述人,人称的转换明确了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具真实感。 D. 小说构思巧妙,结尾交代了“好人”曾经的不幸,既诠释了前文悬念,又令读者感动反思,但始终未交代他撞着“我”妈的过程,为读者留下难释悬念。 8. 这篇小说是通过“我”对“好人”他的态度变化来推动情节、揭示主旨的。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对“好人”他的具体态度。 9. 这篇小说写的是好人,为什么要以“一张温暖的欠条”为标题?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7. B 8. ①“我”妈讲述遇到的“好人”,“我”对他冷淡怀疑;②“我”妈伤势严重需做手术,“我”有受骗之感,一定找出他,对他非常气愤;③“我”拨打“好人”电话号码却是“关机”,“我”认定受骗了,对他非常愤恨;④“好人”找到“我”家来,我愤激要求他“还债”,一解积压在心中之恨;⑤“好人”还不够钱请求打欠条,我更火起,骂他蒙人,对他的愤恨达到极点;⑥得知“好人”曾经是车祸的严重受害者,“我”谅解了他并受到感动。 9. ①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欠条集中表现“好人”的诚信、善良品质;②有利于推动关键情节,欠条引出“好人”的遭遇,使“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逆转;③有利于深刻揭示主题,欠条引发深层思考,“好人”曾被肇事者撞成了残疾人却无人担责,可自己撞人后还要拼命工作还债,对比中彰显了责任担当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选项“也表明‘我’心眼小、不善良。”错误,表明“我”有受骗之感,对他非常气愤。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作品掌握情节线索和对人物情感理解的能力。解此类问题,首先仔阅读文章,熟悉全文的情节,最好把故事情节分出几个片段,看每一片段中人物的表现及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抓住关键的描写处,由原文“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坐在沙发里,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可知,“我”妈讲述遇到的“好人”,“我”对他冷淡怀疑;由原文“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有您这样的吗?一边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知“我”妈伤势严重需做手术,“我”有受骗之感,一定找出他,对他非常气愤;由原文“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可知“我”拨打“好人”电话号码却是“关机”,“我”认定受骗了,对他非常愤恨;由原文“我打断他说,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可知“好人”找到“我”家来,我愤激要求他“还债”,一解积压在心中之恨;由原文“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还清。”可知“好人”还不够钱请求打欠条,我更火起,骂他蒙人,对他的愤恨达到极点;由原文“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可知得知“好人”曾经是车祸的严重受害者,“我”谅解了他并受到感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这是对文章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以结合文本,从结构上(是线索)、内容上(揭示主题)、艺术效果上(吸引读者)分别加以分析。由原文“那人说,人是我碰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还清。”可知欠条集中表现“好人”的诚信、善良品质,丰富了人物形象;由原文“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可知欠条引出“好人”的遭遇,使“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逆转,有利于推动关键情节的发展。欠条引发深层思考,“好人”曾被肇事者撞成了残疾人却无人担责,可自己撞人后还要拼命工作还债,对比中彰显了责任担当精神,有利于深刻揭示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