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营造北京,执役者巨万,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正统十年进尚书。旧例诸卫自百户以下当代者,必就试京师,道远无资者,终身不得代。埜请就令各都司试之,人以为便。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寻又请罢京营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备缓急。时不能用。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振怒,令与户部尚书王佐皆随大营。埜堕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振叱左右扶出。埜与佐对泣帐中。明日,师覆,埜死,年六十五。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成化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邝埜传》,有删改) 【注】①邝埜:kuàngyĕ ②钞法:中国古代关于纸币发行、流通、兑换的法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B.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C.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D.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忧,父丧的婉辞。古代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必须按规定辞官为父母守制。 B.户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C.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D.乡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邝埜处事宽和,能为百姓着想。监造北京城时,服劳役的人中那些生病的大多保住了性命;任应天府尹时,减免了当地百姓的苛捐杂税。 B.邝埜晓畅军事,很有战略眼光。瓦刺也先势力强大,邝埜请示朝廷做好防备,免除驻守京城士兵劳役以备及时调用,可惜朝廷没能采用。 C.邝埜忠心耿耿,心系社稷安危。邝埜以死相谏力阻皇帝亲征,触怒宦官王振,被迫随皇帝大营出行,最后被处死,时年六十五岁。 D.邝埜廉洁正直,深受父亲影响。父亲教子甚严,邝埜在陕西做官时因思念父亲,想请父亲任乡试的考官,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5分) (2)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提挈全篇,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照应第二句的“万方多难”,警告吐蕃莫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的典故,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15. 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_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豁达淡然的“乐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创新是衡量曲艺艺术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众期待曲艺家们能够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作品,让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曲艺的繁荣发展之路,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之路。曲艺工作者要__________,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创新。创新是曲艺事业发展的生命,( )。继承不是把传统说唱形式原封不动地复制上演,创新也不是没有继承地_____________,创新要在继承传统曲艺说唱表演艺术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观众变化的审美需求,进行改革和新的创造。因此,要敢于打破界限,融汇各种曲艺形式。演员在保留传统曲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___________。曲艺创新要警惕和克服焦虑浮躁情绪,切忌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切忌打着创新旗号将曲艺搞得__________。换言之,曲艺与各门类之间还是要有边界、有辨识度,创新要有利有节。总之,曲艺创作既要尊重传统、保护精华,也要打开新局、大胆创新,要以传统激活现代,以创新赢得未来。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曲艺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 B.曲艺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 C.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 D.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面向市场、要面向观众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转益多师 面目全非 志存高远 另起炉灶 B.志存高远 面目全非 转益多师 另起炉灶 C.转益多师 另起炉灶 志存高远 面目全非 D.志存高远 另起炉灶 转益多师 面目全非 19. 文中划横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曲艺创作既要尊重传统、保留精华,也要打开新局、大胆创新,要以传统激活现代,以创新赢得未来。 B.曲艺创作既要保留精华、尊重传统,也要打开新局、大胆创新,要以传统激活现代,以创新赢得未来。 C.曲艺创作既要尊重传统、保留精华,也要大胆创新、打开新局,要以传统激活现代,以创新赢得未来。 D.曲艺创作既要尊重传统、保留精华,也要大胆创新、打开新局,要以现代激活传统,以创新赢得未来。 20.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主持人,请你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绿油油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21. 根据原文,按照要求仿写句子。(6分) 原文: 年轻人, 珍重的描写吧,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要求:(1)仿照原文句式与修辞;(2)另选题材;(3)以“年轻人”开头。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的分) 在科技革命、工业智能化来袭的时代,这两位大国工匠的事迹引人深思: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他负责岛隧工程的沉管舾装作业,导向杆和导向托架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接缝处间隙误差不得超过正负1毫米,管延安做到了零缝隙。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算起,经管延安的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 高风林是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为我国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长征五号发动机的推力室,需要加装稳定装置,国外普遍采用的是粘接技术,而且这项粘接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高凤林大胆地提出了采用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最终创造性地解决了推力室头部研制的难关,试车考核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