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许多人民教师仍躬耕于三尺讲台,他们 ,毫不动摇地肩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个光荣的历史重任。 ②真情融化冰山,汗水浇开心结,迪庆州各级移民干部们披星戴月、 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了移民的心。 ③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A. 肝胆相照 C. 赤胆忠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赤胆忠心:比喻对某件事物十分忠诚。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结合“躬耕于三尺讲台”“毫不动摇”分析,选用“赤胆忠心”;结合“披星戴月”分析,选用“披肝沥胆”;结合“亲密战友”“荣辱与共”分析,选用“肝胆相照”。故选C。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B. “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对考核政府业绩办法做出新规定,即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评价考核,而提高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评价考核。 C.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D. 北京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公安机关也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编造或传播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删掉“通过”。B项,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强化”。D项,语义重复,“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与“依法”重复。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排精美的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隔成南北两部分。 ①故布置十分讲究 A. ③⑥①④②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通读语段,根据已有语境“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和“狭窄的北部就是专为女眷而辟”以及中间的“分号”,排序的语句应该是讲“南部”,所以③为首句,起总领作用,排除B、D项;①中“故”表示结果,承接⑥,所以⑥①排列,排除C项。通读排序后的语句,符合语感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故本题选A项。 【点睛】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排序题型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1、非语境类。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2、语境类。这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谐调的考查。从命题的形式上看,这类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设置语境,即提供出具体的上下文;一类是间接设置语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调整语序。这两类题从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就其连缀的基本技巧分别予以说明。A、直接设置语境类。由于设置了具体语境,这类调整语序的题目在具体完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否则,即使内部排序得当,也会因与上下文衔接不当而功亏一篑。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需按三步进行:(1)内部连缀排序。首先对需要排序的各句进行分析,依照前文对“非语境类”排序的有关方法,对语句进行初步排序。(2)分析整体语境。内部连缀排序,只是对需排序语句的初步层次性整理,是否合理并符合要求,还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整个语段的基本内容、层次顺序、观点倾向等。(3)审察调整确定。在对整体语境把握的基础上,贯通总体思路,理顺语段层次。经过审读分析,可最后确定。B、间接设置语境类。此类题虽然无具体的语境设置,但是有明确的要求限制,因而,排序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到这些要求,然后再进行排序。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城市通过发布“雷人标语”来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做法。根除城市顽疾,关键在①_____。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②_____,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宣传教育、公民自律和法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明的、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不妨多注重“标语文化”,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许会③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思考时,可根据语段内容,联系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语段讲述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问题,第一空可根据上句“根除的关键”和下句“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得出答案;第二空可根据上文的“更不可能”“而是”,下文的“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得出“一个长期的过程”;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下面是一幅“求救援助”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 【答案】居民可拨打电话或按呼叫器进行求助救援,求救救助信息会传送到各级服务处理中心,服务中心就指派相关服务商到居民家中服务,服务结束后,居民将服务信息再反馈给处理中心。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将“求救救助”流程构思图转换成一段文字,属于图文转换题。解答流程图,要根据流程提示一步步完成,特别注意每步的文字说明,和箭头所指方向,按先后逻辑顺序把海淘的每一步写清楚即可,这类试题还要关注题干中的其他要求,比如字数限制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