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启东中学等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2-24 13:40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3 分)【答案】C
2.(3 分)【答案】B
3.(3 分)【答案】B
4.(3 分)【答案】B【解析】A、D“执着大胆”错,C“善于寻找生活之美”错。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5.(3 分)【答案】D【解析】食,提供食物。
6.(3 分)【答案】A【解析】“王小余考虑到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劝袁枚不要太奢侈”错。
7.(1)(5 分)
【译文】小余准备食物,一定亲自购买食材,他说:“事物各有天性,它天性好,我才置办。”
【评分建议】1 句 1 分,见错扣分。
(2)(5 分)
【译文】你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烹调)杀生,大量杀生害命,难道不是作孽吗?
【评分建议】前 3 句各 1 分,末句 2 分(语气和句意)。
8.(4 分)
【答案】满足众望\量才用人,尽其所能\重视才能(才力)\不贪虚名\敬业进取\严于律己
【评分建议】1 点 1 分,任 4 点满分。
【参考译文】
小余姓王,是个身份低贱的煮肉差役。他擅长烹饪,人们闻到他烧菜的香味,十步以外没有不下巴跳动、歆羡向往的。最初他向我请示菜单,我怕他太奢侈,但又有颍昌侯(那样贪嘴)的想法(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就叹了口气说:“我本来是个穷人,每顿饭花的钱(缗钱,即串起来的铜钱)不能超过一寸。”他笑着答应说:
“好。”不久,上了一道净饮,味道甘美,大家不停地喝到饱。客人听说了他,争着请他为自己主厨。
小余准备菜肴,一定要亲自上市场,说:“东西各有其天性,天性好的,我才用。”买   到后,就淘洗、加热、清理、调制。客人吵吵着,接连地吃到满意,手舞足蹈,好几次恨不   得吞下餐具。但是篮子里只有六七道菜,超过这个数目也不再做了。
有人请他传授技艺,他说:“很难说啊。当厨子就像当大夫。我用专一的心思诊断各种事物适合怎么做,细心斟酌怎么用水火来调和,这样就可以众口如同一口了,都以此为美味。”问他细节,他说:“味浓的在先,味淡的在后。味正的为主料,味奇的为调剂。等人舌头麻痹了,就用辣味来刺激它;等人胃满了,就用酸味来将食物压缩。”问者说:“八珍七熬(八珍指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七熬未知),这是珍贵的品种,您能烹饪,这正常。区区两只鸡蛋的饭,您做的必定跟普通人不一样,为什么呢?”他说:“能做大菜而不能做小菜的,是因为气质粗。能做简餐而不能做盛宴的,是才力弱。而且味道本来不在乎大或小、简单或丰盛之间啊。如果才能好,则一个水芹、一味酱料都能做成珍贵奇怪的菜;才能不好,那么即使把黄雀腌了三间屋子,也没什么好处。而贪图名声的一定要做出灵霄宝殿上的烤肉、红虬做出的肉干,用丹山的凤凰来做丸子,用醴水的朱鳖来炮制,不是很荒唐吗?”问的人又说:“您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杀生,残害动物的性命,不是做孽吗?”他说:“从伏羲氏到现在,所烧煮杀生的已经万万世了,伏羲的恶孽在哪里呢?虽然如此,但是用味道来取悦人,是动物的本性。那些不能尽动物的本性而向人展示其美味,而白白地让它们在锅里面枉死,这是一种极重的罪孽。”问者说:“以您的才能,不在豪门巨家里整治膳食,而在随园里终老,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懂得我难, 懂得美味更难。我苦思尽力地为人做饭食,一道菜上去,我的心肝肾肠也跟着一起送上去了。   而世上那些只知道咂着声音吃喝的人,很难格外欣赏我,这样我的技艺就会一天天退步了。况且所谓知己的人,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现在随园主人(指袁枚)并非不斥责我、为难我、跟我吵闹,可是他都能刺中我心里暗自内疚的地方。   像这样,那么一味的给我以美誉,实为苦楚,不如随园主人对我严厉的训诫反而甘美,我就一天天进步了。算了吧,我还是终老在这里吧。”
不到十年,他去世了。我每每吃饭,都为他而哭,也会想起他说的话,里面有治理百姓  的道理,有写文章的道理。就为他作了这篇传,称颂这个人。
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   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伦理关系重   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   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9.(6 分)
【答案】开头借“一片(一瓣)花飞”,暗示春天开始消逝,敏感诗人开始伤感;接着借  风飘万点花情景,表达诗人满腹愁怀(“正”字);最后描写春花“欲尽”,诗人只得“且   看”(姑且去看,实际不忍再看),诗人愁绪无以复加。
【评分建议】1 层意思 2 分。“原因”和“情感状态”必须明确表述。
10.(5 分)
【答案】“酒入唇”(“喝酒”)。百花凋零,春光逝去,令人发愁;景象残败,昔盛  今衰,令人感伤;浮名无用,羁绊自身,令人难受。(惜春伤春、忧时伤世、看透浮名)
【评分建议】第一问 1 分;第 2 问答出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出 2 点给 3 分,答出 3 点给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8 分)
【答案】(1)翱翔蓬蒿之间(2)而致千里(3)肇赐予以嘉名(4)飞湍瀑流争喧豗(5)   不耻相师(6)举匏尊以相属(7)大辩若讷(8)亡羊而补牢
【评分建议】1 小题 1 分,见错扣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
12.(4 分)
【答案】(1)侧面表现母亲对“他”的爱(突出母子情深);(2)丰富文章的内容;(3)突出“他”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4)主要借此表现主题;(4)增添行文波澜。
【评分建议】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13.(5 分)
【答案】(1)突出了儿子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2)表明儿子的生命存在对母亲的意义;
1.暗示全文关于生命的主题方向。
【评分建议】答出 1 点 1 分,答出 2 点 3 分,答出 3 点 5 分。
14.(6 分)
【答案】(1)对童真童趣的欣赏;(2)对母爱的颂扬;(3)对唯美生命的礼赞;(4)对和谐自然美的向往。
【评分建议】1 点 2 分,答出 3 点给满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15.(3 分)
【答案】B
【解析】原文第一段“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
16.(3 分)
【答案】D
【解析】第三段举鲁迅的话,是为了证明现实功用使中华文明经历风雨而长存。
16.(6 分)
【答案】①中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有道德,轻事功。②现实功用,使中华文明经历风   雨而长存。③实学自古即存,但当今一些传播传统文化者仍重理学心学轻事功。④当今社会   提倡实干,实学传统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18. (3 分)
【答案】C【解析】“特朗普颁布的政策引发争议,甚至掀起‘革命’”并非贸易战原
因。
19. (3 分)
【答案】C【解析】“控制该国政治”错,依据材料“剪羊毛”是就“现存经济金融秩序”而言的。剪羊毛简单的说,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势力先向某国投入大量“热钱”,炒高该   国的房地产和股市,等泡沫吹大后再将热钱抽走,该国股市、房市暴跌,引发经济危机。然   后这些金融资本势力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该国的核心资产。进而控制该国经济,以达到间接   控制该国政治的目的。
20 (6 分)
【答案】材料一侧重中美贸易战的过程介绍(1 分)。材料二、三是关于中美贸易战原因和本质分析(1 分),材料二站位角度高,从宏观的政治经济高度进行分析(2 分)。材料三则是从纯经济理论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专业性强(2 分)。(意合即可)
【评分建议】第 1、2 点各 1 分,第 3、4 点各 2 分。八、作文(70 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真相往往隐藏在事实的背后,打开真相的钥匙是事实。有些人想方设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而有些时候,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  脑后了。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假相里;明白真相时,又活在假相的阴影里。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材料解读
材料核心词“真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事情的真实情况”,反义词有“假象”“表象”,不能与“真理”混淆,也不能直接等同于“事实”。
第一句话揭示“真相”来源和了解真相的渠道,强调其不易为人所知;第二句话指出人
们对待弄清真相的两种态度;第三句话指出明了真相后心态和做法。  二、立意提示
围绕“真相”展开均可,必须紧扣该概念内涵立意构思。 材料提供了几个立意方向。
依据第一句,可分析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思考如何去了解真相,也可强调获知真相的不  易,批评脱离事实,主观臆测或胡乱虚构真相的现象。
依据第二句,可以肯定探知真相的可贵和必要,赞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处事原则或人生态度;也可批判当下社会世态: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纷繁耀目的表象,多了一份喧嚣与炒作,少了一份严肃和严谨,比如,街头巷尾谣言的传播、   媒体对热点的炒作、舆论界的跟风与从众,等等。
依据第三句,可以就真相与假象关系分析。第一分句,道出人生常态,其实活在假象里固然可悲,但仔细思考,也未尝不可。活在假象里,可能是审美要求,可能是情感要求,也可能是客观限制;第二分句与之相对,活在假象阴影里,其原因还在于审美或情感的失落。   依据此话成文容易写出新意和深度。
依据第四句话可围绕真相谈正确的人生态度,“生活真相”要化大为小,具体为某一人、某一段、某一种生活或事件,不宜泛泛而论。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真相”内涵提炼,均视为切题。

附加参考答案 
22.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究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
23.王实甫、李渔(每空 1 分)
24.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展现主要人物个性,其余人事都是陪衬。(共 3 点,每点 1 分)
25.B 项“刘琮”和“刘琦”互换;D 项赵家托邹七嫂即刻去寻阿 Q。
26.(1)贾政的第一次流泪,是因为自己年已五十,只有这个孽障,深感后继无人而悲哀无奈;第二次流泪,是痛心失去了最喜欢和欣赏的贾珠,而宝玉又让人失望;第三次流泪, 是因为自己满腹委屈,做法得不到贾母、王夫人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学生答到“‘叩头哭道’,是因为母亲指责其不孝,满腹委屈,内心惶恐。”也可赋 2 分。)(共 3 点,每点 2 分)
(2)许褚(许仲康)(1 分);
①马超为报父仇兴兵伐曹。追杀曹操时操被一猛将所救,马超得知此人为许褚;(1 分)
②许褚向马超下战书搦战。次日两人于阵前大战,许褚斗得兴起,回阵卸甲,赤膊提刀又与马超大战;(1 分)
③后两军混战,曹兵伤折大半,许褚也身中数箭。(1 分)
27.文学必须具有抒情性并表现情致,才能成为有生趣的文字;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易被理、事、物触动;运用言辞,难免会表现出主观的心理倾向。(共 3 点,每点 2 分)
28.①内在情致;②烘托情致的事、理、物(载体);③适当的文辞。(共 3 点,每点 1分)
29.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为文字,必须借助外物;诗的产生,必须经过理、事、物的触动;
情感必须经过思考沉淀,由生糙变为理智成熟。(共 3 点,每点 2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