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启东中学等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2-24 13:40

江苏省启东中学、前黄中学、淮阴中学等七校 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语文I 试题
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海瑞去世后,南京人民 ▲  ,如丧考妣。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动停止营业以示
▲  。许多与海瑞   ▲  、非亲非故的普通民众也纷纷前往送葬。人们为这位善良、刚毅、  正直、清廉的官员,献上最诚挚的感激和哀思。
A.奔走相告   哀怜   似曾相识      B.奔走呼号      哀悼  素不相识
C.奔走相告   哀悼   素不相识      D.奔走呼号      哀怜  似曾相识2.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文房四宝”,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②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③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④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A. ①纸 ②砚 ③笔 ④墨 B. ①笔 ②墨 ③纸 ④砚
C. ①墨 ②砚 ③笔 ④纸 D. ①笔 ②砚 ③纸 ④墨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敏锐善感的心理特质,使得朱自清经常产生生命不堪重负的感觉,不免陷入低徊的情  绪中。 ▲  。 ▲  。 ▲ 。          ▲ , ▲  ,   ▲       。
①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
②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③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
④在伦理关系重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
⑤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
⑥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A.①②④③⑥⑤   B.③①②④⑥⑤
C.③①⑥⑤②④     D.①②⑥⑤④③                       4.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创客”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  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3 日)
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梦  想。(《解放日报》2015 年 4 月 26 日)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然得到了应验。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格外地敏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 年 3 月 24 日)
A.富有激情活力和奇思妙想、执着大胆、敏感捕捉生活之美的年轻人。
B.富有激情活力、怀揣梦想、自主创新创业、敏感捕捉商机的年轻人。
C.富有激情活力、怀揣梦想、自主创新创业、敏感捕捉生活之美的年轻人。
D.富有激情活力和奇思妙想、执着大胆、敏感捕捉商机的年轻人。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厨者王小余传清·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初来请食单; 余惧其侈,然有颖昌侯①之思焉,唶曰:“予故窭人子,每餐缗钱②不能以寸也。”笑而应曰:
“诺。”顷之,供净饮一头,甘而不能已于咽以饱。客闻之,争有主孟之请。
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既得,泔之,奥之,脱之,  作之。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不过六七,过亦不治。
或请授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问其目,曰:“浓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杂之。视其舌倦,   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厄.之。”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 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曰:“子之术诚工 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曰:“庖牺氏至今,所炮炙宰割者万    万世矣。乌在其孽庖牺也?虽然,以味媚人者,物之性也。彼不能尽物之性以表其美于人, 而徒使之枉死于鼎镬间,是则孽之尤者也。”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吾苦思殚力以食.人,一肴上,则吾之心腹肾肠亦与俱上;而世之贪声流歠者,难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③未尝不斥我、难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咏其
人。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颖昌侯: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贪嘴之意。②缗钱:即串起来的铜钱。③主人:这里指随园主人,也就是袁枚。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      颐 下巴
B.待其胃盈,酸以厄.之       厄 阻遏
C.不亦诬.乎                 诬 荒谬
D.吾苦思殚力以食.人         食 侍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小余初次请示菜单,袁枚想贪嘴,王小余考虑到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劝袁枚不要太奢  侈。
B.王小余做菜讲究食材,工序繁复,美味可口,客人吃到手舞足蹈,多次恨不得连餐具都  吞下。
C.王小余认为,厨和医的相同处在于专心研究万物本性,并细心斟酌,调和一致,适合众  人。
D.王小余觉得袁枚是知己,又是畏友,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所以不想供职朱门,想终老袁  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5 分)

1.子之术诚工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5 分)
 8.文末作者认为王小余话中包含了“治民”(为官)的道理,请概括其道理。(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9~10 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①,苑边高冢卧麒麟②。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翡翠:翡翠鸟。②麒麟:石麒麟墓饰。
9.前三句(“一片”~“经眼”)如何层层渲染“伤多”,请分析。(6 分)

10.尾联“行乐”在诗中具体指什么?诗人 “行乐”原因有哪些,请具体说明。(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
1.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
1.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韩愈《师说》)
1.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老子》)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  ,未为迟也。(《战国策》)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