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①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 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选自《韩非子•功名》) 【注】①贲、育:孟贲、夏育,战国时秦国的勇士。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 趣:督促 B.非不肖也,位卑也 卑:卑鄙 C.虽疾无声 疾:迅速 D.则名不称实者也 称:符合 7.B卑:地位卑贱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 不如因善遇之 B.夫有材而无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众同心以共立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 所以遣将守关者 8.D.表原因(A.凭借;趁机。B转折;递进。C来;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B.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C.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D.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9.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列出了君主成就功名的条件,即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然后依次对每一条的必要性作了简明的交代。 B.第二段先举出若干事例强调“势位”的作用,然后借此论证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要依赖君主的“安”和“尊”。 C.第三段中,作者提出“人主之患在莫之应”,认为君王成就功名还必须得到众人、近者、远者、尊者的帮助。 D.文章最后一句中“南面”代帝位,“北面”指俯首称臣。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御大夫见僚属,皆南面而坐。 10.B为君主的“安”“尊”依赖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 第Ⅱ卷提高题(共120分) 三、简答题(2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5分) (2)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5分) 11.(1)不顺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里结成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也不肯竭尽全力。(非、虽、冬、逆、句意各1分) (2)所以古代能够成就功名的人,众人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真心交结他,远处的人用美名赞誉他,位尊的人用权势拥戴他。(故、致、誉、状语后置句、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明君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顺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里结成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也不肯多出力气。所以顺应了天时,即使不很努力,庄稼也会自然生长;得到了人心,就是不用督促,民众也能自我勉励;凭借技能即使不急于求成,事情也会很快完成;得到了势位,即使不进取,名声也会大振。好像水的流动,好像船的飘浮,把握自然之道,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称为明君。 有才能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不能制服不贤的人。所以在高山上树立一尺长的木头,就能俯临千仞深的峡谷,木头并不长,而是位置高。夏桀作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贤,而是因为他权势重;尧作普通人,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因为他不贤,而是因为他地位卑贱。千钧重物依靠船就能浮起来,锱铢轻物没有船就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而锱铢重,而是因为有没有依靠船的浮力这种势的差别。所以短小之物居高临下凭借的是位置,不贤者制服贤人凭借的是权势。做君主的,天下合力来共同拥戴他,所以稳定;天下齐心来共同推举他,所以尊贵。臣下发挥特长,竭尽所能,所以忠诚。凭借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诚的臣子,就会出现长治久安的局面,建立起功业和名望。名、实相依赖而成立,形、影相对应而出现,所以君臣愿望相同而各自要做的事情不同。 君主的祸患在于没有人响应,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来拍,即使拍得很快,也发不出声来。臣子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司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的,左手画方的,不能同时成功。所以说,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君主如同鼓槌,臣子如同鼓,技能如同车,事情如同马。所以人有余力容易响应召唤,技巧高超容易办成事情。建立功业的人力量不够,亲近的人忠诚不够,成就名望的人权势不够,贴身的人不贴心,远方的人不交结,那就是名不符实了。圣人的道德如同尧舜,品行如同伯夷,但势位不为世人所拥护,就会功不成、名不立。所以古代能够成就功名的人,众人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真心交结他,远处的人用美名赞誉他,位尊的人用权势拥戴他,这样,君主的丰功伟绩就如同泰山一样长期在国家之中建立起来,君主的盛名威望就如同日月一样在天地之间永放光芒。这就是尧能南面称王而保持名位、舜能北面称臣而献功效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D.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C 没有比拟的手法。 13.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6分) 13.①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②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③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1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7分) (1)鹰击长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3),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4)画图省识春风面,。(《咏怀古迹(其三)》) (5)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7)寄蜉蝣于天地,。(《赤壁赋》) 14.试题分析: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分析“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