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 1.C “知人论世法”是后来的文论家提出来的,不是孟子。 2.A 没有假设论证。王国维的话的意思是不能解读的诗歌很少,而不是人少。 3.D 逻辑混乱,正确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构建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4.A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小说始终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并没有运用倒叙手法。 5.照应标题,与开头豌豆玩纸飞机的事情相呼应;增添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升华主旨,象征关爱、感恩之情在邻里间互相传递。 6. 大量使用极富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如极具乡村特点的名词、动词、语气词,鲜活真实;修辞的运用极富乡土气息,新颖别致;人物对话具有浓厚的乡土味;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 7.B “因此”不正确,材料三“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为转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此处逻辑关系不当,故此项不正确。 8.B “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属于无中生有,故此项不正确。 9.中国制造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需要重塑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需要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中国制造需要打造新形象。 10、C 11、C 分析:号可以自取和赠送,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 12、B 分析:并非故意为敌军所败,后来用鄃令杨善会的计策,才打败了叛军。 13、(1)段达遇见贼盗,没有开战就逃跑,被李密抓住机会,使得军队大败,尚书韦津在两军阵中战死。(“阵”、“乘”、“没”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事情暴露,越王侗抓住元文都交给王充,王充因此特别感激段达,尤其被推崇倚重。(“及”、“德”、“特”各1分,句意2分) 14.D(“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不对,诗中一、三联写景。) 15.①诗人的心情由上山时欣赏山景的愉快惬意和对朋友即将相见的期盼喜悦。变成到达后 却不遇道士的失望和焦虑。(2分) ②前两联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的耳闻目睹,把道士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写出来,表现出诗人穿行在山间的愉快惬意的心情;第三联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写野竹、飞潭,形成一种宁静优美而壮观的奇境,表现出诗人兴奋激动的心情。(2分) ③最后一联写诗人访道士未遇的失望,在等待中,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用得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2分) 名句默写 16题(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语言文字运用 17题解析:选B。①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使用错误。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④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使用错误。⑤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使用错误。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 18题解析:选A。B.暗换主语。前句的主语是“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句的主语应是“这笔捐款”,应补出。C.搭配不当,不能说“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D.逻辑不当,“不仅……更……”关联的内容应互换。 19题解析:选B。A.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C.“荣幸”是谦辞,不能用于此处。D.“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20题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这是一段写游踪的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填④;④句的结尾已经登到“箕顶”,那么下面应该紧连②句;②句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⑤句;再看③,③句中的词语“遗址”,与后面的句子连接紧密,所以③应该在最后。这样答案应为④②⑤①③ 21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图表反映的对象,从曲线图中看,它包含了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等多个对象,因此,概括变化趋势时,要分析每一个对象的变化趋势,然后按照共同点进行合并归纳。从变化趋势中总结问题,可联系生活实际,从各能源的特点方面入手分析作答。 答案:(1)木材消耗比例逐年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比例逐年上升。 (2)高能耗、高污染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 22题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说明了父母国庆期间探望女儿反遭冷遇的现象,并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向考生提问对此怎么看,即考生需要对两种看法进行权衡与思考,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议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自己的看法。 在对本题进行思考时,考生应该意识到,当今时代,亲情的维系早已由“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单向约束,发展到“平等”“民主”“理解”“尊重”的双向作用。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进行作文,都应充分考虑到当下时代子女的观点变化,亲情维系的变化,以理服人。 参考立意: ⑴ 孩子应理解父母。 ⑵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 ⑶亲情需要交流沟通。 ⑷ 可怜天下父母心。 ⑸ 爱与尊重。 文言文参考译文: 段达是武威姑臧人。父亲段严,在周任朔州刺史。段达在周时,年龄三岁,就继承父亲的爵位当了襄垣县公。等到长大以后,身高八尺,有很漂亮的胡须,善于骑马射箭。隋高祖担任丞相时,段达以大都督身份带领亲信的卫兵,经常被安置在高祖的身边。等到高祖当了皇帝以后,拜任左直斋,多次升迁担任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高智惠、李积等之作乱时,段达率领一万军队,打败敌人并安定了方、滁二州,被赐给缣一千段,晋升为仪同。后又在宣州打败文进等,加官为开府,赐给奴婢五十人,绵绢四千匹。 仁寿初年,拜任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年,段达因为是隋炀帝的旧臣,拜任左诩卫将军。征讨吐谷浑,官升金紫光禄大夫。隋炀帝征讨辽东,百姓为劳役困苦,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人都聚众造反,攻陷了隋的城邑,郡县不能抵抗。隋炀帝命令段达攻打他们,多次被金称等打败,损失惨重。叛贼轻视他,称他为段老。后用鄃令杨善会的计策,再次与贼作战,才打败了叛军。回到京师,因公事获罪而被免职。第二年,隋炀帝征讨辽东,让段达留守涿郡。不久再次任命他为左诩卫将军。高阳魏刀儿聚集众人十余万,自号历山飞,在燕、赵一带抢掠。段达率领涿郡通守郭绚袭击魏刀儿并打败了他。当时盗贼已经很多,官兵与叛贼经常发生激烈战斗,段达不能根据情况灵活采取取胜的方法,只会保持重兵坚守城池,聚集军队,储存粮食,经常是没什么战斗成绩。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胆小怯懦。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到江都宫,下诏任命段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李密占据洛口,指挥军队侵掠东都城下,段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狼将霍举率内兵出抵抗。建立了很多功劳,升任左骁卫大将军。王充被打败后,李密再次占据北芒,来至上春门,段达与判坐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抗据李密。段达见贼兵人多势众,没有摆开阵势就逃跑了。被李密趁机进攻,段达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韦津在战场上被杀死。从此叛军的声势一天天盛大。到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以后,段达与元文都等人都推举越王侗为皇帝,拜任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封为陈国公。元文都等人计划杀死王充,段达偷偷地告诉了王充,并为他当内应。等到事情暴露,越王侗抓住元文都交给王充,王充因此特别感激段达,对他特别尊重。王充打败李密,段达等人劝越王赐给王充九锡的待遇,不久又暗示杨侗禅让帝位王充。王充当皇帝后,任命段达为司徒。等到东都平定以后,因罪而被杀,妻子和孩子也被没为官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