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高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国庆假期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0-05 22:16

江苏高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国庆假期练习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三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讷(nà)    谥(shì)号   谄(chǎn)媚    满脸横(hèng)肉
B.下载(zǎi)    要挟(xié)   奢靡(mí)      锲(qì)而不舍
C.曝(bào)晒   信笺(qiān)   驽(nǔ)马      不省(xǐng)人事
D.铜臭(xiù)   句读(dòu)    遒(qiú)劲     针砭(biān)时弊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搭讪     慰藉      百舸争流
B.逃遁     盅惑     诳语      咳不容缓
C.踮念     丰腴     蛰居      一愁莫展
D.喷薄     枯躁     炫目      迫不急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B.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5.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都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不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6.从句式特征看,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莲,花中之君子者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尝跂而望矣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作《师说》以贻之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圣益圣,愚益愚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用心一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荀子与老子、庄子同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C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D.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征召
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专心
C.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雕刻
D.与人交,荣悴不易                   改变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论喧于朝列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其皆出于此乎?
C.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作《师说》以贻之
D.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惑而不从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2分)
                                                                     
②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3分)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三、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3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四、15、名句默写(9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②、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劝学》
③、师者,                            。                   《师说》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                                        《师说》
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