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华蓥一中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语文试题(三)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8-23 22:32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备入益州
法正至荆州,阴献策于刘备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响应于内;以取益州,犹反掌也。”备疑未决。庞统言于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车骑,北有曹操,难以得志。今益州户口百万,土沃财富,诚得以为资,大业可成也!”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统曰:“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以为然。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
刘璋敕在所供奉备,备入境如归,前后赠遗以巨亿计。备至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备自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耀日,往会之。张松令法正白备,便于会袭璋。备曰:“此事不可仓卒!”庞统曰:“今因会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备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推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备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所将吏士,更相之适,欢饮百余日。璋增备兵,厚加资给,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备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璋还成都,备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B.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C.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D. 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句。“乱离之时”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其后断句,排除A项、D项;“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C项。再结合意思:天下大乱之时,本不是靠一种方法就能平定的,而且兼并弱小,进攻愚昧,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取得,再用合乎礼义的方法加以治理,这些行为都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在事定之后,赐给刘璋面积广大的封地,对信义有什么违背!今天咱们不去夺取,终究会落入别人手中。句子可以断开为: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股肱本指大腿和胳膊,喻为辅助得力的帮手,辅佐帝王的重臣,此指主要官员。
B. 孙车骑指官职为车骑将军的孙权,车骑将军是皇帝册封的位次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的高级军官。
C. 行大司马指担任大司马,领司隶校尉指监管指挥司隶校尉。
D. 益州牧指益州的最高官员,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行大司马指担任大司马,领司隶校尉指监管指挥司隶校尉”说法错误,“行”是兼代,以另一身份来行使不属于他的职权,通常是大官兼管小官之事。“领”是兼任。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选文第一段叙述了法正、庞统都劝说刘备把握时机,杀死刘璋,攻取益州,以图大业。尽管刘备不赞同,但还是听信了庞统的主张,率兵进入益州。
B. 选文第二段写张飞、赵云与孙权争夺刘备的儿子刘禅,表现了张飞、赵云对刘备的忠诚。
C. 选文两次写到了刘备与庞统的对话,两人的意见不一致,第一次刘备采纳了庞统的建议,但第二次却拒绝了庞统,说明刘备还是有主见的。
D. 选文在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了刘备宽厚仁慈,尚德崇义,讲究诚信为人的处世态度,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都劝说刘备把握时机,杀死刘璋”错,是劝他乘机占领益州,后文庞统说事定之后赐给刘璋广大的封地,也可证明。故选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5分)
(2)璋还成都,备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5分)
【参考答案】(1)(我)总与曹操相反,事情才能成功。如果现在因为贪图小利而对天下失去信义,怎么办呢?
(2)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向北进发,到达葭萌,没有立即进攻张鲁,先广施恩德,收买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外,一般为直译,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每,每次,总是;以,因为;奈何,怎么办。(2)句中:即,立即;厚,广;收,收买。
【参考译文】
法正到荆州后,暗中向刘备献计说:“以将军的英明才干,正应利用刘璋的懦弱无能;张松是益州的主要官员,在内响应;这样来攻取益州,易如反掌。”刘备迟疑不决。庞统对刘备说:“荆州荒凉残破,人才已尽,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如今,益州的户口有一百万,土地肥沃,财产丰富,如果真得到益州作为资本,可成大业!”刘备说:“现在,与我势同水火的,只有曹操。曹操严厉,我则宽厚,曹操凶暴,我则仁慈;曹操诡诈,我则忠信;(我)总与曹操相反,事情才能成功。如果现在因为贪图小利而对天下失去信义,怎么办呢?”庞统说:“天下大乱之时,本不是靠一种方法就能平定的.而且兼并弱小,进攻愚昧,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取得,再用合乎礼义的方法加以治理,这些行为都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在事定之后,赐给刘璋面积广大的封地,对信义有什么违背!今天咱们不去夺取,终究会落入别人手中。”刘备同意他的看法。于是,留下诸葛亮、关羽等守卫荆州,任命赵云兼任留营司马,刘备亲自率领几万名步兵进入益州。
孙权听到刘备西入益州的消息,派船来接妹妹;孙夫人打算带刘备的儿子刘禅返回吴郡娘家,张飞、赵云部署军队在长江拦截孙权的船队,才把刘禅带回荆州。
刘璋命令沿途各郡、县为刘备提供所需物资,刘备进入益州境内,好像回到家中,刘璋前后赠送各种物资数以亿计。刘备到达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拍胸叹息说:“这正是应验了‘独自坐在深山中,放出老虎来自卫’的谚语。”刘备自江州向北经垫江水到达涪县。刘璋率领步、骑兵三万余人,车辆悬挂着帐帷,耀眼生辉,与阳光互映,到涪县来会见刘备。张松让法正向刘备建议,就在会面时袭击刘璋。刘备说:“这件事不可仓促!”庞统说:“现在,乘会面时捉住刘璋,则将军不必动用武力,就可坐得一州。”刘备说:“刚刚进入别人的地盘,恩德与信义尚未表现出来,不能这样做。”刘璋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刘备也推举刘璋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两人部下的官兵,也相互交往,在一起欢宴一百余日。刘璋给刘备增兵,拨给大量军用物资,让他去进攻张鲁,又命刘备指挥驻在白水的益州部队。加上刘璋拨来的部队,刘备部下已有三万余人,车辆、甲胄、器械及粮草钱财等都很充足。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向北进发,到达葭萌,没有立即进攻张鲁,先广施恩德,收买人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春游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这首诗为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景与人互相映衬,气脉通畅。
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
C.“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风滥欲吹桃”描写的是暮春时候疾风吹落桃花的情景,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E. 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
【答案】BD
【解析】B项,“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对诗句的理解有误。首联描绘了骏马飞驰和白鸟高飞两幅画面,意在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的高远。D项,“暮春时候”不正确。“风滥欲吹桃”句在前一句基础上又更进步,不但写出了桃花含苞待放的姿态,而且将风拟人化,写出一种急不可待的青春心态,但此时并非暮春时节。
15.这首诗格调高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以百鸟高飞极言天地之开阔,以骏马纵横极写人物之年少得意,以春天的蓬勃衬托青春之美好,色调明丽,节奏欢快;②着力塑造了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青年形象,英气逼人;③运用典故,以庾翼自比,寄寓诗人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之豪情气概,意蕴高远。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总体鉴赏,指向明确。“格调”在这里是指诗歌的艺术风格,而艺术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这首诗是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首联与颔联以白鸟高飞表现出天地之开阔,以骏马纵横表现出人物的年少得意,以春天的蓬勃朝气与年少的豪迈得意两相对照,抒写青年人的意气风发、志存高远。色调明丽,节奏欢快。颈联写登高望远,大好春色尽收眼底,胸中志气难以抒发,只好摩挲着七宝刀,心绪难平,壮怀激烈,塑造了一个心无挂碍,意气风发,胸怀天下的青年形象。尾联“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以才华横溢的庾翼自比,又年轻又才华出众,就连他的春袍都要被青草妒忌,更何况是活力四射的青春才俊呢?这时候的李商隐还没有经历他人生的挫折,一路顺风顺水,自然怀抱青春理想跃跃欲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既以蚯蚓为喻,正面论证了“学习要专心”的论点,又用“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
(3)《氓》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写“氓”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婚前是“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 婚后是“_____________,至于暴矣”。
【答案】(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言笑晏晏  言既遂矣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鳝”“躁”“晏”的写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