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C 7.结构上:由金陵风物引出金陵人物,进而挖掘金陵的文化内涵。材料取舍上:以与金陵有关的杰出人物为主,以金陵的风物景色为辅,表现了金陵深厚的文化内涵。手法上:大量引用古诗词,运用想象和各种修辞手法,使全文笼罩一层浓厚的诗意,体现金陵的独特魅力。 8.示例一:我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理由如下:从内容上看,题目更为具体。“金陵”点出写作对象,“春帷掩映的绝代”表现金陵的特点。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春帷掩映”与下文所写金陵人生活的华美绮丽、热闹繁华形成呼应;“绝代”与下文所写的金陵的儒雅、风骨呼应,形成严谨的整体。从艺术效果上看,体现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对金陵的推崇。 示例二: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一去一断魂”。理由如下:从内容上看,意图更为明显。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金陵给人的感受和影响。从结构上看,与开头呼应,又总领全文。“一去一断魂”与下文所写金陵地名、金陵儿女、金陵山水、金陵生活、时代更迭等内容相呼应。从艺术效果上看,“一去一断魂”显得更为含蓄,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9.B 10.A 11.王武为人孝顺友爱,和乐平易,与人交往也毫无城府,遇到人不论高贵低贱,年岁大小,均能迁就屈从,彼此亲切。 12.在此之前,积存储藏的各种名家手迹和各类奇珍异宝十分多,中年的时候多用来交换木柴、大米,几乎耗尽。 9.淡泊名利、不攀附权贵、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平易近人(待人真诚)、孝顺友爱(不是友善)、持重老成。 13. 茂林修竹 遥岑远目 辛弃疾 水龙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4.D 15.D 16.(1)《夜坐》诗渲染出悲秋的情感基调。但在万物萧索的季节,被迫归山的作者痛感岁月空逝、吾道之孤。但他并非一味悲叹不遇,而是不甘寂寞,时时有一展胸襟之志。 (2)《登高》一诗,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情与景交融相洽。 17.示例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18.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