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月考 语文答案 1.B A项,“首要原因”错,“方言的差异”及“方言基础上两地民间曲调风格的差异”是其成因,但二者并无主次之分;C项,“南曲的单一来源”说法有误,它受到了宋人词调及民间曲调的影响;D项,“脱离了乐器的伴奏”有误,原文是说南曲不用管弦乐器伴奏。 2.C “论述了……异同”说法有误,文中只是论述了南曲与北曲在唱腔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并不涉及相同点。 3.B 北曲在唱腔方面“一直领先于南曲”与原文不符,原文“约从成化年间开始,戏文在东南几省陆续变化出诸多新的腔种来”说明此时南曲在唱腔方面已经取得了对北曲的明显优势。 4.BC B项语句理解有误,“蕴含有关方面对徐阿婆的钦服之情”没有依据;C“细腻的笔触”有误; 5.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生活困顿: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眼力不济,身患癌症,采茶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美丽端庄,气度不俗:从徐阿婆年轻时代的回忆以及八十三岁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曾经的美丽,以及年老后依然保持不俗的气质;清名至上,自尊自立:她还小米、还钱等行为,说明她的自尊独立,对清名的看重;吃苦耐劳,隐忍顽强:她年老坚持干活,可见她的勤劳,命运多舛,经历社会动荡、亲人离去、名誉的“玷污”等种种变故,依然挺直身板生活,可见她的隐忍顽强。 6.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清明时节正是采摘春茶的时节,以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为人物活动环境,为塑造人物提供一幅清丽背景;把故事放在采摘春茶的清明季节展开,为下文“我”多次见到徐阿婆、了解徐阿婆做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衬托徐阿婆优秀品质像茶村一样美丽动人。 7.C “福建安抚使”是官职,“力辞”的主语应是“洪天锡”,“不许”的主语应是朝廷,所以“力辞不许”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不许”后应断开,排除D项。“民作佛事以报”的主语应是“民”,“罢荔枝贡”的主语应是洪天锡,这两件事的主语不一致,所以应该断为“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据此判断出本题答案为C项。 8.B 征、辟解释颠倒。 9.B 无中生有,“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不正确。原文只说“章五上,出关待罪。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并没有明确说到董宋臣等宦官受到处罚。 10.(1)洪天锡极力争辩,皇上又传出御笔手诏,让洪天锡改动奏疏,想要亲自告诫(厉文翁)。(“俾”,让;“易疏”,改动奏疏;“戒饬”,告诫。) (2)洪天锡的言论虽然终究没有被施行,然而直到宋朝终结,宦官都不能玩弄君主的威权,这都是洪天锡努力所致。(“言”,言论;“果行”,被施行;“窃弄”,玩弄;“皆天锡之力”判断句) 【参考译文】 洪天锡,字君畴,是宝庆二年的进士。被授官担任广州司法,因母亲去世而辞职服丧,守孝期满后,调任潮州司理。 将帅方大琮征召洪天锡担任真州判官,留他安置在幕府。改任官职担任古田县知县,兼摄乡饮酒礼。县邑动乱厉害,诉讼很多,洪天锡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有依靠王府势力而杀人的,洪天锡惩治他们毫不宽恕。擢升诸司粮料院,授官为监察御史。洪天锡多次上奏疏说:“天下的祸患有三种:就是宦官、外戚、小人。”弹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极力庇护厉文翁,洪天锡又说:“不斥逐厉文翁,一定会牵连到王府受累。”理宗命令吴燧宣旨告谕多次,洪天锡极力争辩。皇上又传出御笔手诏,让洪天锡改动奏疏,想要亲自告诫他。洪天锡又说:“自古奸人虽然凭借势力作恶,他们心里未曾不害怕皇上知道这些事,假如皇上知道而只是告诫一番,那么奸人就会凭借势力作恶越猖狂,反而不如不知道为好。”五次上奏章,结果洪天锡被逐出城门待罪。诏令对谢厉二人改变成命而处罚,董宋臣继续留用。 正逢吴地百姓仲大论等多人上诉董宋臣强夺他们的田产,洪天锡让有关部门官员调查处理这件事,但御前提举所移送来的文书称这些田属于皇帝田庄,不当告知台官处理,仪鸾司也拿出文牒证明是常平田。洪天锡说:“御史是用来昭雪冤狱的,常平仓是用来平均徭役的,如果宦官能够控制它们,那么,内、外台官可以废除,这还能说国家有法纪、纲常吗?”于是重新弹劾董宋臣与卢永升而历数他们的罪恶行径。他上奏疏六七次,最后请求交还御史印,说:“贤明的皇上应当为后人除害,不应当遗留祸患给后人。现在朝廷轻视给舍台谏等监察官,轻视百官和朝廷各部门,但北司宦官独受重用,这是国家遭遇危机的时刻,我实在恐惧。”洪天锡的言论虽然终究没有被施行,然而直到宋朝终结,宦官都不能玩弄君主的威权,这都是洪天锡努力所致,但洪天锡也从此离开了朝廷。 改命洪天锡担任广东提点刑狱,五次推辞不就任。第二年,起用他任潭州知州,好久以后他才到任。到任后,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过一年多,潭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当值宝谟阁,后又升任广东转运判官,他断决疑难案件,弹劾贪官污吏,治理财政赋税,都有法则。升任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他又推辞。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的职务诏令他回朝,他多次推辞,没有获准。 洪天锡改任福建安抚使,他又极力推辞,未获批准。亭户买盐以致有的家破人亡,洪天锡首先罢除了此事,民众做佛事来报答他。洪天赐又罢免了上贡荔枝事。朝廷召任他做刑部尚书,诏令宪守之臣催促他赶紧到京任职,但他没有赴任。好久以后,他进升为显文阁直学士,皇帝多次下手诏催促他,他又极力推辞。过了一年多,进升华文阁直学士,不久告老退职。病情危急时,他还草拟遗表以规谏皇上、丞相。度宗惊愕悲悼,特地给他赠官正议大夫,谥号“文毅”。 11.AE A项,第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第二个“春”字除了指春天,还指自己的青春年华。E项,实写幕帘密遮,风紧未停,虛写花瓣凋落,铺满路上,虚实结合。 12.春天将逝:“明日落红应满径”,作者看到春天即将逝去,不免产生对生命逝去的哀怜和无奈,写出惜春伤春的悲愁;华年已逝:“春”字双关,指时间流逝,年华已老,作者因此感慨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愁;孤寂惆怅:以双宿双飞的禽鸟,衬托词人现实生活中孤独愁苦。 13.(1)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4.D A项,“珠矶”—“珠玑”;B项,“罗髻”—“螺髻”;C项,“错堪贤愚”—“错勘贤愚”。 15.C A项古:没有心情;今:没有头绪;B项古:光景;今: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D项古:求学的人;今: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 16.B 求田问舍: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含贬义。望文生义。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使用正确。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在此句中指画作,使用对象有误。稳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使用正确。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符合语境。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17.A B项,搭配不当,“丰富”不能修饰“介绍”,可改为“全面“;C项,成分赘余“以前的”“既得”重复;D项,偷换主语,应该在“成为”前加“这些河流”。 18.C A项《天净沙·秋思》是曲。B项“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D项“描写乡村风貌见长”错误。 19.D A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意为梅花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用在此处不妥;B项,本项中的诗出自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不符合语境;C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所描绘的景色是早晨,而不是“暮色降临”。 20.如果父母头发早白 其二是基因说 精神就会紧张抑郁 21.(1)“妹仔”改为“女生” (2)“你刊”改为“贵刊” (3)“大作”改为“拙作或“拙笔” (4)“拜读”改为“指正” (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