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冲刺诊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7 16:35
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冲刺诊断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中“就等于说”不成立。B项是对“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索隐红学著
作以后竟不断出现,影响较大的当数景梅九所著《石头记真谛》”的误解,因为该文本句只
是强调蔡元培之后且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的研究者中影响最大的是谁。D项倡导“回
归文本”只是考证派的诉求。)
2.D(“证明俞平伯研究的局限性”错。 其证明的对象应该是索隐派研究的局限性)
3.B(“考证派竟未能阻止索隐派取代它而成为主流学派”错。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
学”考证派,当时依旧是最重要的主流学派。)
4.C(“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 ”的表述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应是不仅可以打发时光,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温暖,这种情绪是积极的。)
5.作者善用文言词语,如 “名者,实之宾也”“依义”“依情”“驻景”“洋洋然”等,古朴典雅,意蕴丰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我用照相法,请驴来……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既写出乡野生活的情趣,又生动幽默地表现作者情绪的变化。多用短句,如“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语言风格既古朴典雅、含蓄简练又明快风趣,富有情味。(要求能从词语的使用、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6.作者抒发“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的感想,是由三件“案头清供”得来的:案头清供作为书案上清雅的物品,是消遣时光的佳品,可以引发“我”思考人生,思索哲理。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秋天,来自乡土,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亲朋好友的盛情赠予,感受到周围人情的温暖,表达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B(“它们都能针对我们学习中的一些痛点,进行有效的解决”错,原文为“一定程度上
解决”。)
8.BC(A项,“高效率的优质知识都可以在知识付费平台快捷地变现”错,“快捷变现”是平
台的目标,还不是现实。D项,“知识付费产品比知识更有价值”于文无据。E项,因果关系
不成立。答B给3分,答C给2分)
9.答案要点:平台和媒介不一样;时间安排不一样;学习的形态和方式不一样;满
足的 (学习)痛点范围不一样(学习成果有差异)。(每点1分,共4分))
10.B
11.B(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
12.C(“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有误,据文章可知,是让新太守到任后,让当地老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替代本郡及属县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
13.(1)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译出大意给2分;“除”“按治”“寝”三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或请求主管祭祀),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译出大意给2分,“谢”“丐”“旋”三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不举行祭礼,(期间)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
14.BE(B项,颔联抒发了诗人不甘虚度此生,要自强不息的壮怀,并非消极地等待明主的出现。E项,错在“抒情手法委婉含蓄,用笔婉转”,全诗除了“燕然未勒”,其他诗句大多用语劲直,直抒胸臆。答B给2分,答E给3分)
15.要点:
(1)生不逢时、处境艰难、怀才不遇的激愤;
(2)不甘命运、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
(3)对自己过人才学、过人抱负的自信;
(4)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万古留名的人生追求。
(每点2分,要点和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诗句大意】
二十岁的年轻人形容枯槁,面色如冰,但是并没有因眼下的窘迫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出门后呵气成雾,如同白色的虹。我不甘心老于户牖下一事无成,渴望帮助皇帝重新实现天下太平。兴致来的时候简直可以写出超凡脱俗的诗句,醉酒时也能唱出充满才情抱负的歌声。异族还在侵扰着边境,而我却还没能建功立业,功名未就;我渴望报国立业,不相信自己没有万古流芳的美名。
【鉴赏参考】
首联是说诗人作为二十岁年纪的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一腔热血,但是此时却是形容枯槁,面色如冰,毫无生气。 “出门嘘气玉霓横”一句是说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相反表现出的却是慷慨负气的形象。曹植曾有“慷慨则气成虹霓”之句,显然王令在此是化用,表现出他德行的卓异和心胸的扩大。
 “未甘身世成虚老”表明了作者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而老于户牖之下,也绝不能虚度此生,而是要自强不息,“未甘”二字表现出诗人在困窘处境中的强烈心态。
“待见天心却太平”句中,“天心”就 是君心,皇帝之心。古人曾有“克享天心,受天明命”的说法,天心的本意是天的心意。诗人有着宏大的志向,不愿虚度此生,所以他想帮助皇帝重新实现天下太平。
有着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实际的才能也只能说这种愿望是一种幻想而已。为了表明自己的实际能力,诗人在颈联就着意表现这一点。“狂去诗浑夸俗句”,是说诗人有着超常的才情。
“醉余歌有过人声”,是这种心情之下的一种举止,借酒浇愁之余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要长歌当哭,抒发怀抱。有着如此的才情、见识和抱负,自然要期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诗歌的尾联化用他人的诗句来述志自励。“燕然未勒”就是说功名未就,范仲淹有“燕然未勒归无计”之句。“胡雏”指当时威胁宋王朝的辽国和西夏,用“胡雏”有轻蔑意,诗人的这一说法在凸显自己不屈的爱国情怀的高大形象的同时又与宋王朝一味议和的怯懦形成对照。“不信吾无万古名”表现了诗人杀敌立功的英雄之气。
16.(1)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7.D(“海晏河清”,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使用恰当。
“缘悭一面”,指没有机会能见一面。悭,缺乏,无。此处李杜二人见面了,使用不当。“白头如新”,指互相认识很久,到了老年,还如同刚刚认识一样。指彼此交情很浅。使用正确。
“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而感到自卑”。望文生义。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
“不易之论”指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使用正确。)
18.D.(A.句式杂糅,可删去“而造成的”,或者把“得归因于”改成“是由”,再删去“而”。B.搭配不当,“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可以“整治”,但不能“引导”,可删去“和引导”。C.不合逻辑,“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否定失当,可删去“不”。)
19.B(从词语的衔接和因果关联上看,承,以“遗产”相连,而在后,以“口头”照应“记忆性的”。依据“于是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判断最后一句应该是。相应地,的前一句是,以“机器”相连,又紧承后,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相连。)
20.示例: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为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及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的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齐声吟诵《道德经》。
21.今年4月伊犁发起的“墙上书店”公益活动,响应者踊跃,前景乐观。(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现状、预期各1分,语言表达1分。)
22.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