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冲刺诊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7 16:3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禘:一种祭祀大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襄之间/沿汉 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
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
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
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
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接近宰相。
B.河南: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
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
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
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
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 愤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
【注】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诗人短暂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曾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却:此处是“返回”意。去:作“来”讲。浑:简直。夸俗:拔俗,脱俗。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
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
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狂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
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
过人识见。
E.“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抒情手法委婉含蓄,用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力量。
15.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其中作者以香草来比喻自己之所以遭受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                         。”
(2)《劝学》中,作者用“                          ”一句指出为了提升自己,君子需要广泛地学习并不断地自我反省。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反腐败斗争上,有“零容忍”的态度,才会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才可能期望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局面出现。
李白杜甫缘悭一面,公元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又会于曲阜。
我跟他认识也有几年了,但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几经艰辛,终于登上了西岳华山绝顶。立于巅峰,放目远眺,天无涯际,我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浩荡荡,两岸重山叠峰,各具神态,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横生。
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是不易之论。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讲究多子多福的中国人突然不爱生孩子了,这得归因于生育成本的上升,孩子的养老功能被削弱和对孩子高质量的培养要求而造成的。
B.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C.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D.据脑科学家研究,天赋所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大师。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           。                                 。             。
                    ,                    ,于是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
所以说,手工的文明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        B.  
C.        D.
20.将下面几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不遗漏信息,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6分)
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
函谷关是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
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齐声吟诵《道德经》。
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
这一活动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进行。
21.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5分)
   “墙上书店”活动是今年4月从伊犁发起的,全疆现在共有16家书店参与到活动中。活 动的捐款人在书店购买图书,将写有书名、价格等内容的便利贴贴在书店墙上。渴望读书却又买不起书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只要撕下便利贴就可以在书店免费领取这本书,进而分享读书的乐趣和拥有图书的喜悦。一位书店店主说:“我们书店开始‘墙上书店’公益活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来献爱心的人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来捐书,多的一天能有十来本。”可见,“墙上书店”活动深受爱书人的欢迎,相信不久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圆读书人一个小小的梦。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某节目录制现场,“清华男神”、博士生梁植,说自己为毕业后做什么工 作而苦恼,希望导师支招。著名音乐人、清华校友高晓松当即痛心地说,梁植作为清华在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作为大名校生,没有体现出“胸怀天下”、“改造国家”的风范,对国家、社会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却纠结于工作,如此小的格局实在有失清华高材生的身份;名校不是拿来找工作用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应该教育学生有志于改造国家,让人们相信真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