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A (B 项,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工业时代的,时间错位。C 项, “ 经济逐年衰退 ” 于文无据。D 项, “ 全面释放 ” 错,选项范围扩大,原文是 “ 极大的程度上释放 ” 。) 2.C (文章以此证明工业时代创造财富的速度快。) 3.A (选项将或然变成了必然,原文是 “ 最多是变换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 ” ,它说明“ 变换一种发展形式 ” 是最起码会出现的一种情况,还可能 不是这一种,还有其他种情况。另外, “ 变换一种发展形式 ” 和 “ 更换一批演员 ” 是同时出现的,其间不能 “ 或 ” 字。) 4.B (B 项 “ 有一种疼痛 ” 并非痛惜千年瓷器文化的凋零,而是表达一种感动。) 5. 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 震撼于窑变的神奇; 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 沉浸于钧瓷之美; 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6. 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 “ 做瓷 ” 说成 “ 作词 ” ,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 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 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一点 2 分,答对 3 条即可给满分。其他赏析如从语言风格、遣词造句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C(“ 杜绝孩子使用各类电子产品 ” 绝对化,应为减少使用) ) 8. B D (A. “ 跟先天性的发育没有任何关系 ” 主观臆断。 C. 该项理解属无中生有。 E.“ 将来我国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将难以发展 ” 夸大其词。) ) 9. 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并重视青少年视觉健康, , 加强视觉健康的相关研究。 家长应学习视觉健康的相关知识,避免孩子过度用眼。 学校要注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并对青少年进行视觉健康教育。 青少年也要增强健康用眼的意识, ,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10.D( 师还,以枢密使魏仁浦为相,命质与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世宗不豫,入受顾命。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 11.A ( “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为《春秋》而非《尚书》) 12.C ( “ 临危不惧 ”: ,错,原文这样说: “。 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浦等降阶受命。 ” ) 13. (1)周太祖(郭威)在外征讨叛乱,每次朝廷派使者拿着诏书处理军事,都符合当时的情况。 (2)宰辅之中能循规蹈矩、慎重使用名爵 和车服、坚持廉洁自守的人,没有能超过范质的,他只是欠周世宗一死,真是太可惜了。 ” 14. AB (A A 开篇没有“比”的手法。B B “因生病不得不停止饮酒”错,原句应解为病愈后频频把盏,借酒排遣深重的思乡之愁,另外,此联两句也非因果关系。) 15. 意境营造: : 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 , 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 ; 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 , 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章法结构: : 本诗一、三联写景, , 二、四联抒情, , 两者穿插交错, , 景情转换灵动自然; ; 杜诗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 由景及情, , 层次清晰。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2)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17. 答案:D 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此处使用正确。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 事业,除去各种弊端,此处使用正确。席不暇暖:形容事务繁忙。此处望文生义。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此处成语使用对象错误。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此处使用正确。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此处望文生义。 18. 答案:B A项成分残缺,“依然 ”前缺主语。C项,搭配不当。 “挖掘”与“造诣”搭配不当。D 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 “ 博览会 ” ,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 “ 游客 ” 为主语。 19. 答案:C 。 “ 斗山安仰 ” 用于挽联, “ 福禄双全 ” 用语贺寿。 20. 答案: 就是推销自己的商品 就可以平衡体内的酸碱性 常常加入一些夸大其词的元素 (每句 2 分,意思对即可。) 21.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分析: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 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参考答案: 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3 分) 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2 分)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