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六模试题参考答案 1.B “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指《左传》而非《春秋》 2.B 作者通过考证孔子生平、《春秋》作者层层深入地论证的是“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的观点。 3.C 强加因果,作者在第4段中说“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第5段中也是在探讨《春秋》与孔子不称史家的关系,第6段中的“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的结论是从《春秋》的角度分析的,和选项“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没有因果关系。 4. D 选项中,D项错在“告诫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犯了牵强附会的毛病。 5. 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 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答出四点给5分) 6. 作者通过写看苦瓜树,表现了自己在田里看到颗颗白玉般苦瓜的喜悦激动之情(2分);通过对买苦瓜的描述,表明了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观点。(2分) 与第段照应(与前文的“白玉苦瓜”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升华了文章的主旨。(2分) 7.B .强加因果。“泛娱乐直播陷入瓶颈期”的原因并非国内直播领域的分化。 8.C “直播答题这种娱乐方式才是未来直播行业发展的方向”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三可知,直播答题只是在“短期来看”比较有益于直播行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但从文章中并不能看出它是未来直播行业发展的方向。 9.存在的问题:某些直播平台传播不良内容,直播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同质化严重;变现模式固化,成本不断提高;对用户体验关注不够造成用户流失。用户黏性不强;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答出3点4分,4点5分,5点6分) 10 B 11 C“由于古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错,应为“由于汉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 12.(1)起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十七八岁,在邺下品性纯洁,(善于)品评人物,全国人一致(称赞他),没有人不留意他。(白衣 识别 翕然 各1分 大意2分) (2)李丰在台省任职时,经常借口生病(不上班)。(按照)当时台省的制度,生病达一百天就要解除官职。 (托 制 解椂 各1分 大意2分) 13. 声名远播(海内知名) 恃宠自傲 廉洁不贪 14、BE 。题中ABD考核内容,C项考核诗句作用,E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色泽浓丽”“不作愁语,气局一新”错,应是色泽淡雅;“落”、“寒”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豪壮中带几分悲凉;E项,“心境相似”错。典故显出名士风流蕴藉,杜甫则内心悲凉却强颜欢笑。 15. 第一首诗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沉郁。(1分)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他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以茱萸作结,“醉把茱萸仔细看”,乃辛酸语,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慨。(2分) 第二首诗写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佳日兴会的洒脱。(1分)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放浪形骸,豁达开朗。“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2分) 16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望帝春心托杜鹃 17 【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张冠李戴,“信手拈来”意思是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望文生义,“逢人说项”泛指到处说某人或某人的好处。使用正确,“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使用正确,“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使用正确,“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望文生义,“如汤沃雪”意思是像热水浇在雪上,雪很快就融化,形容事情极容易解决 18 【答案】D(A项,不合逻辑。企业产品应该是先滞销,后积压。B项,搭配不当,“开拓”应改为“抒写”。C项,成分残缺,应在“中职免费”后加“政策”。 19 【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选项内部的三个分句有先后逻辑顺序,先提供支持,再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最后是创造世界。故应选C项。 20. 霜降、立夏、立冬、惊蛰、白露 (节气名每个1分) 【思路分析】第首诗是唐代白居易的《村夜》,首句的“霜草苍苍”即被秋霜打过的灰白色的草。联系节气可知应为“霜降”。第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淑真的《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写初夏时分海棠花谢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联系节气可知应为“立夏”。第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根据“孟冬”可知是初冬,联系节气可知应为“立冬”。第首诗是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荼》,由“蛰虫惊动”可知是“惊蛰”。第首诗是唐侍女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即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 21(1)之 包括老人和儿童 的大事 (2)率先垂范 号召 巨大能量(每空1分) 【思路分析】本题难度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1)“把燃放烟花爆竹视之为”属句式杂糅,应改为把燃放烟花爆竹视为”或“视燃放烟花爆竹为”,从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角度看,删去“之”最好。“每个人”包括“老人和儿童”,重复赘余,应删去“包括老人和儿童”。“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蕴含“大事”之意,故删去“的大事”。(2)“率先垂范”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号召”意为召唤(群众共同去做某事),其对象往往是广泛的大众,而不是具体确定的某些人。说释放我们每个人的“巨大能量”过于夸大,不符合实际也显得不谦虚。 22.作文 (1)题面梳理 个性 共性 “老味道” 传统美食 餐馆格局 无变化 招牌老菜 屹立不倒 广告语怀旧 情结明显 比邻 而处 生意 兴隆 “梦里时光” 新式餐饮 对店面 经常更新 菜品花样 不断翻新 广告语新鲜 味道很浓 (2)内涵梳理 通过梳理材料中个性与共性的内容可以看出,两个关键词会很快进入我们的视线,即“传统”与“创新”。以这两个关键词为核心,可以梳理出以下三个思维角度:一是“传统的魅力”,而是“创新的好处”,三是“传统与创新结合之美”。每个思维角度又可以从“为什么”“怎么办”两方面着手进行细致的分析。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是原先的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的任职被征召随军。起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十七八岁,在邺下品性纯洁,善于品评人物,得到全国人的一致称赞,没有人不留意他。后来随军到了许昌,声望一天天兴盛起来。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早早出名),就叫他闭门读书,命他断绝跟宾客来往。起初,明帝是太子时,李丰还在研习学问。等明帝登上了帝位,有一次见到一位吴国投降的人,问道:“你在江东时,听到中原地区谁称得上名士啊?”投降的人回答说:“我听说过李安国。”这个时候,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声竟然遍布整个吴越地区了吗?”后来,他转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驾崩后,他担任永宁太仆,因为名过其实,很少得到重用。 正始年间,升为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台省任职时,经常借口生病(不上班)。按照当时台省的制度,生病达一百天就要解除官职。李丰生病不到几十天,就会突然病愈,然后又卧病在床,像这样好几年。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做官好多年,都做到郡守的职务,李丰曾经在别人面前特别告诫过两个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久生病,李伟担任太守,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李丰却放任不管。大家都认为他们是依仗宠幸。 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有人世人讥讽他道:“曹爽的权势像开水一样炙热,太傅父子像残羹一样冰凉,而李丰兄弟则像游光(传说中的恶鬼)一样作恶。”那意思就是李丰虽然表面上清净无为,但内地里图谋大事,跟游光很相似。等到司马宣王奏请皇上诛杀曹爽,将战车停驻在朝堂下。告知李丰后,李丰非常恐惧,精神立即萎靡,蜷伏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到嘉平四年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推荐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个职务不是特别显要,但想到自己与皇上联姻,想要依附皇上,就接受了没有推辞,于是大将军奏明皇上任用了他。 李丰担任中书二年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不知道谈论些什么。景王知道他们是在谈论自己,请求李丰告诉给他,李丰没有告诉实情,景王就杀了他。这件事是秘密处置的。 李丰前后做了两朝的官,他不把经营家产放在心上,只是依靠俸禄罢了。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经常约束告诫他不要有所侵占攫取,他不时会得到皇上赏赐的钱财布帛,总是施舍给外面的亲族;得到赏赐的宫人,也大多送给子弟。而李丰则把赏赐都送给了诸位外甥。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登记他家财产,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