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西安交大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06 17:37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B.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C.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D.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初,三国时期曹丕的年号。一般认为,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帝王凡遇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B . 黄门郎,由士人充当,因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将在宫门附近侍奉皇帝、传达召命之人称黄门郎。
C.二千石,石,古代重量单位。由于古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二千石成为地方守官的代称。
D.选尚,指被选中与公主婚配。《宋史》载,驸马尚主后,在家族中会提高一个辈分,与父亲同辈。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2)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13.阅读全文,根据文中的自然段,用四字短语或成语,概括李丰的人物形象。(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第一首诗为杜甫七律,首联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 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加点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作愁语,气局一新。
C. 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D. 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宏。
E. 王隐《晋书》记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两首诗都化用了这一典故,三位大家心境相似,心意相通,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15. 两首诗都写到了风吹帽落、老去白发、遍插茱萸,题材相似,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                 ,                ”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                ,                ”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3)李商隐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其《锦瑟》诗中“                 ”一句就是用鸟的传说隐喻内心的怨恨,意境无比凄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 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
A. ③④⑤     B.①②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消费者习惯买涨不买落,若都等着买便宜的东西,就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进而滞销,进而影响企业运转与员工收入,这是不良的连锁反应。
B.丝绸之路,这条起始于2100多年前的商旅通道,作为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和融汇东西文明的纽带,开拓了千古传诵的壮美篇章。
C.我国目前已推行的涉农专业学生中职免费,意图让一些愿上中职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D.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用作溶液的是沸点较低的乙醚,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比尔·盖茨首次支持在中国建立公益教育机构,他表示:“通过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
A.我们希望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世界。
B.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
C.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世界。
D.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世界,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
20.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分)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②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⑤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           ②            ③           ④            ⑤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
每逢春节,人们习惯把燃放烟花爆竹视之为营造喜庆氛围的必要方式。但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现,严重威胁我们每个人包括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全市共同行动、携手应对大气污染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寒假到来,春节将至,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率先垂范,严格遵守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并号召自己的家人、亲朋共同拒放烟花爆竹。建议大家以写春联、剪窗花、打锣鼓、制作中国结和灯笼等文明环保的方式欢度春节。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释放每个人的巨大能量,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的三处分别是         、        和         。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三个词语,分别是           、            和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条街上有两家餐馆,一家叫“老味道”,一家叫“梦里时光”。“老味道”经营的是传统美食,餐馆的格局多少年来没有任何变化,十几道招牌老菜更是始终屹立不倒,它的广告语是“您吃的这道菜,和您爷爷的爷爷吃的那道菜,完全一个味儿”。“梦里时光”走的是新式餐饮的路子,它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店面重新设计重新包装,菜品则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甚至宣称“如果一个月内你吃到了和上次一样的菜,这道菜我请了”。两家餐馆比邻而处,生意都十分兴隆。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