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8年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8 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截至2016年底,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我国太阳能发电662亿千瓦时,仅占到储量的万分之0.16。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储量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到201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3.3亿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容量连续7年领跑全球;从2013年起,我国太阳能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应用市场,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住居世界首位;另外,生物质能利用规模达到3500万吨标准煤,开发建设规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在水电领域,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300米及以上混凝土双曲拱坝;在风电领域,1.5-5兆瓦的风机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在光伏领域,依托国家光伏领跑示范基地,推动光伏产品先进性指标提升。可再生能源 。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成立水电、风电、光伏领域的标准化委员会,推进了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认证,建设勘察能力的不断加强,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可再生能源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是成本下降最快、经济性提高显著的能源类型,光伏在2010年的单位千瓦造价为2万元左右,2012年下降至1.1万元左右,截至目前降至为700元左右。上网电价也由最初的1元千瓦时降至目前0.6元千瓦时。 当前,欧美等主要国家意识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宏伟的战略目标,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能源供应的主力。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但尚未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社会共识。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进步,但在关键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再加上资源分布不均、不能连续生产等特点,可再生能源在现有市场条件下还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影响企业效益。需要从国家高度进一步确立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的战略,明确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中的总量目标,制定更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健全国家能源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补贴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取材于尹伟华、易跃春等的相关史章) 1.根据材料一,用下列词语概括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规模,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出类拔萃 B.独一无二 C.首当其冲 D.首用一指 2.根据材料一,请仿照画横线句,把①和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使脉络清晰、连贯。(4分) ① 。②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难题的一项是(2分) A.支持发展的社会共识尚未形成 B.在关键技术上赶不上发达国家 C.经济效益、企业效益没有显现 D.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没有跟上 材料二 化石能源不会很快枯竭,今后几十年间,煤炭和石油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应该节能优先、控制总量。在煤炭的勘采、洗选、加工、运送和终端利用的各个环节中,有一系列的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技术。我国一半煤炭资源是用于发电的,如果全国的煤电厂可以节煤减排,对环境污染有很大抑制作用。天然气是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因此应努力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终端利用将煤改电或气,汽车的油改电也是有益的方向。有关的技术、标准、监管都很重要,这方面的进步使高碳能源可低碳利用。 未来地球必将倚重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与核电,以及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天然气,三者的合力才能逐步实现对煤炭的高比例替代。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2020年将占到15%,2030年应能达到25%-30%,2050年应能超过40%。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超过化石能源,可视为能源变革的一个标志。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提升要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共同作出贡献。 在可再生能源中,比较成熟的水电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然后趋于饱和。在一次能源结构中,贡献可达近10%。非水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在我国和全球,资源足够丰富,技术上没有原理性的障碍,近年来发展较快。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全球核电发展产生影响,但各主要核电国家通过认真分析,都确定了继续发展核电的方针。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对核事故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核电安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弃核并不理智;而核电作为洁净、低碳、稳定、高能量密度能源,其基本优点未改变;且人类对低碳能源的客观需求,需要输出稳定的核电与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是核电发展的动力。 从目前的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受控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科学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绿色地球上,核能将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支柱。 (取材于杜祥琬《能源革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化石能源危害环境,但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仍然无法离开化石能源 B.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顺应了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 C.水电、太阳能、风能这三种能源,储备丰富,技术成熟,发展潜力巨大 D.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警示我们,保证核电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要前提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围绕可再生能源与核电的共性,提炼三个关键词。下列选项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全 清洁 前景良好 B.环保 清洁 前景良好 C.环保 稳定 储量丰富 D.安全 稳定 储量丰富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日前宣布,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 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EAST是高11米、直径4米、重达400吨的大科学装置,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跟太阳类似,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EAST总负责人龚先祖介绍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是人类探寻未来高效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在和平利用聚变能的基础上,探索聚变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是未来聚变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EAST具有ITER类似的先进技术,未来5年内将是国际上唯一有能力开展超过百秒时间尺度的长脉冲高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为ITER预演稳态运行也是EAST的重要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为基础的核电站登上世界能源舞台,但是这种核电站存在核废料的处理、核辐射、核燃料铀储备少开采难等问题。相对来说,核聚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的原料储量极其丰富,因其主要燃料是存在于海水之中的氘和氚。聚变产物没有放射性。同时,由于聚变反应需要的条件比较高,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反应的等离子体约束破裂,聚变反应便会终止。因此聚变燃料的保存运输、聚变电站的运行都比较安全。聚变研究对于开发清洁能源,意义十分重大。核聚变如果在民用上能实现可控,将彻底改写人类的能源版图。 “未来我们想实现聚变的可行性,需要在更好的加热功率条件下,来验证延长等离子体存在时间的科学可行性。这个挑战十分巨大,因为聚变产生有一个物理学说叫劳逊判据,意思是要想产生聚变,就要使得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上亿度,这就是我们今后的科研攻关目标。”龚先祖说。 (取材于吴月辉、康岩《人造太阳,中国再次领跑》 6.依据材料三,下列对“EAST”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志着我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 B.为和平利用聚变能解决了关键的科学问题 C.为ITER预演稳态运行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D.等离子体温度达到上亿度是今后科研目标 7.依据材料二、材料三,与核裂变相比,下列选项中,不是核聚变独有优势的一项是(2分) A.原料储量丰富 B.没有放射性 C.运行比较安全 D.是清洁能源 8.我国能源变革的措施有哪些?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分条概括。(5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事焉。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 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取材于《宋史》)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黄千适知其县事 适:恰好 B.于是随事诱掖 掖:扶持 C.王柏既执贽为弟子 贽:礼物 D.延聘请讲 延:延长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未尝参以已意 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 B.立异以为高 有欲为后学言者 C.来学者众 而与柏向辨者十八卷 D.虽一本于熹 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基悚惕受命 何基敬畏地接受了黄干的教诲 B.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 研习经书应当谨慎持守精心玩味,不必多发疑论 C.又率名从官列荐 又率领一名下属反复推荐 D.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竞,理宗崩 (何基被推荐)兼任丽泽书院山长,坚辞未成时,理宗去世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基拜临川知县黄干为师,遵从师命,刻苦努力,精研深思,深得儒家经典精髓。 B.杨与立是朱熹的弟子,见到何基后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向何基求学的人也非常多。 C.王柏拜何基为师,质疑问难,有时一件事要往返十次,王柏总是等待何基来决定。 D.何基为人淳厚笃实,潜心研究学问,教授门生,不遗余力,赢得当时人的尊敬。 14.何基治学有方,成果颇丰,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治学之道? 请你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5分) 15.何基谈论读《诗》时,强调能感悟兴发才算有效果。《论语》中多处也谈论读《诗》,与之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B.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D.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9题。 夏日 池荷 宋 宋伯仁 宋 黄庚 数点沙鸥掠野塘, 红藕花多映碧栏, 雨声初歇水微茫。 秋风才起易凋残。 桥边十里荷花荡, 池塘一段荣枯事, 输与渔人卧晚凉。 都被沙鸥冷眼看。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日》写夏日之景。夏雨初歇,水雾弥漫,数点沙鸥,十里荷花,景色美丽,傍晚时暑气消失,渔人在休息乘凉。 B.《池荷》前两句写红荷朵朵盛开,颜色鲜艳,秋风乍起,花易凋残,“花多”与“凋残”形成对比,也引出后两句感叹。 C.这两首诗都写到“塘”,《夏日》的“野塘”,视野开阔,雨后清新;而《池荷》的“池塘”碧栏相围,与红藕相映。 D.这两首诗都写到“荷”,《夏日》的“十里荷花”和《池荷》的“红藕”都给人无穷想象,令人赏心悦目,豪情顿生。 17.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下面是对“荷花”内涵的理解,所举诗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之花,出淤泥不染,象征君子高洁品格。 如: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B.爱情之花,“莲”“怜”同音,谐音表达爱情。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节选) C.静美之花,象征着美好、和谐和恬静。 如: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李商隐《板桥晓别》) D.佳人之化,形容女子的美丽。 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18.《夏日》《池荷》和《旅夜书怀》三首诗,分别用什么手法写“沙鸥”? 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也有写到“沙鸥”的句子:“ , ;岸芷汀生,郁郁青青。” 周敦顾在《爱莲说》中直接表达自己对“莲”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池荷》中写到“秋风”,杜甫《登高》中也有写到秋风的句子:“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