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 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觞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5分) (2)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 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1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B.《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黄词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直接深入地传给了读者。 E.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以突出永昼难消与心境之孤寂。 1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然由于词人经历不同,所刻画的女主人公心境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13.名句名篇默写(6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质问秦朝统治者搜刮钱财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为什么挥霍起来毫不吝惜的句子是 , ? (2)在《逍遥游》中,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虞美人》中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样,通过对比写出同样感受的句子是 , 。 三、课内文言文部分(每题2分,共12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远具时羞之奠 B.皆不幸早世 C.勾者十四三 D.敛不凭其棺 1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衔哀致诚 致:表达 B.汝之子始十岁 始:才 C.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穷:穷尽 D.复援赦减等谪戍 谪:贬官 16.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吾辈无生理矣 D.为标准以警其余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牖其前以通明 A.凡死刑狱上 B.因以巧法 C.予我千金,吾生若 D.故旧见之 1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为而在此 A.狱旧有室五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惟兄嫂是依 D.多于南亩之农夫 1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 B.“窆”指葬时下棺入穴。 C.古代的降职可以称 “贬”“除”“黜”“左迁”等。 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 四、语言文字运用 (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2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土肥原贤二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把魔掌伸进了我国东北,他制造了一系列罪恶事件,迫害谋杀了无数中国人,罪不容诛。 ②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③虽然这种观点确有一些先见之明,但这种说教与整个《红楼梦》以生动的形象和生活细节的逼真描绘取胜作比较,就不免显得相形见绌了。 ④他神气活现的演讲感动了台下的听众,甚至有不少人留下了热泪。 ⑤近年来,我们家乡五风十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⑥在这部书里阿多诺不仅控诉纳粹的倒行逆施,而且反思和批判了当时世风日下的欧洲道德状况,文中多有警言格句,颇有哲学散文的韵味,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中国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立下宏大志向,要在五年内与世界顶尖俱乐部全面接轨,跻身世界一流俱乐部前20名,真可谓踌躇满志,志存高远。 C.某中学为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发展。 D.在铁证面前,这家金融投资控股公司的总经理还振振有词,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开脱,这一行为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谴责。 2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东卫视强调,所有报道都是经过客观采访形成,不存在不实报道的情况。面对污蔑,山东卫视将保留诉诸于法律的权利。 B.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C.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D.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的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就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你的情况。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B.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C.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D.洪荒少女傅园慧在丢了手机之后,众多手机厂商争相送给她新手机,唯恐这位网红不接受。 24.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尽管放心,今后无论是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我可以帮忙做些文书工作,但要我主持大局,安排整个工作流程,那我就敬谢不敏了。 C.今天请各位前来参加这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能姑妄言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请大家不要拘谨,畅所欲言。 D.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中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的成才与否息息相关。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刘禅安于享乐,结果意志消沉,乐不思蜀。因此,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①未必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② ③ 27.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面两个小题。(6分) 某产品统计一览 月份 产品价格(元)销量(万件) 收入(亿元) 8 25 47 1.1 9 30 70 1.8 10 35 100 2.5 11 40 125 3.5 12 70 (第一周)25 (第一周)2.1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产品前四个月的发展情况。(不得超过40个字)(3分) (2)请结合图表预测12月份该产品的发展情况。(不得超过40个字)(3分) 五、作文(6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三篇。 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紧扣材料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