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业。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此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明年,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后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后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魏了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B.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C.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是”就是国家大事,既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指一般的国家事务。 B.“宗社”意为宗庙和社稷,它们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C.“忧”指父母去世。“丁忧”是指朝廷官员回到祖籍为死去的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了翁聪明颖悟,从小才气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每天记诵千言,因此被称为神童。十五岁就能写《韩愈论》,并且有韩愈的遗风。 B.魏了翁刚正不阿,敢于奏议国事,他写策论反对当权宰相韩侂胄开拓边疆的主张,指出不可仓促对金国用兵,而应该大力搞好国内建设。 C.魏了翁恪尽职守,关注百姓生活。考中进士出任官职时便尽心竭力,任职汉州时,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政绩远近闻名。 D.魏了翁心系朝廷,深受皇上喜爱。他政绩卓著,屡有提升;晚年患病,依然忧心国事,口授遗表,赤诚感人,死后获赠尊称、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 (2)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省试湘灵鼓瑟①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②,常闻帝子灵。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湘灵善于鼓瑟,奏出的乐曲优美动听。 B.“冯夷空自舞”,写动人的瑟声吸引了河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来表现湘灵的哀怨。 C.本诗摹写音乐使用的表现手法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同,都运用了“以声类声”来体现音乐的魅力。 D.“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白芷的芳香交织汇合,顺着流水,化作悲风飘过洞庭湖。 E.全诗描摹了湘灵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这种苦调清音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15.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能听到“___________”,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呕哑嘲哳难为听”。 (2)李白《行路难》中“__ (3)王维被排挤出朝廷,出使塞外,他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表达自己惆怅,抑郁心情。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②他的提案有充足的事实依据,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水投石,引起了代表们热烈的讨论。 ③虽然数字化阅读如火如荼,但还是有不少人钟爱传统阅读,他们尝试各种创新,为传统阅读“续命”。 ④位于古南街的清朝抗法名将刘秉璋的故居,庭院布置与室内装饰简约清新,仍保持着百年前主人闲云野鹤的悠然气度。 ⑤人的健康包括“身”和“心”两个方面,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体魄更重要。 ⑥驻村扶贫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脱贫致富处心积虑,多出点子,多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B.根据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提速降费,特别是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迅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爆红网络,也让中国的体育形象变得更加活泼和生动。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徐小明看到王大爷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C.孔明的岳父黄承彦对刘备说:“我见小婿所作《梁甫吟》,记得几句,故此吟诵,不料想为尊容所闻。” D.这本《唐诗三百首》是我语文启蒙老师惠赠给我的,虽然时过多年而且破损不堪,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 21、请从雨果、狄更斯、莎士比亚中任选两人为写作对象,仿照前后的句子,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要求:①紧扣句式特点;②句意连贯,内容充实。(5分)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借阿廖沙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到西班牙,仿佛听到塞万提斯在大风车旁边讲述哭与笑的滑稽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你所经历的,世间没有力量能从你那里夺走。 相信吧,一切都不是徒劳——你的诞生,你的生命,你的苦难。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