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唐山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27 10:16
唐山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涂好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试题1—13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剽掠/剽悍   媵嫱/田塍   廊腰缦回/瓜蔓
B.迤逦/骊山   槛车/门槛   雨霁天晴/侪辈
C.妃嫔/摈弃   椒兰/铁锹   鼎铛玉石/抵挡
D.呕哑/讴歌   横祸/横财   朝秦暮楚/朝露
2.下列划线加点的含义与现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 , 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夫晋,何厌之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戍卒叫,函谷举      B.为仲卿母所遣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雾霾天气,人们大多选择在室内,实在不得已必须出行时就钻进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里,认为这样就能防止雾霾不再侵袭我们的健康。
B.老百姓评价一个政党的好坏,最大的衡量因素就是腐败。腐败就像是恶性肿瘤,对于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就保不住性命;对于政党来说,治不了腐败可能就保不住政权。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现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的基本内容、样式还是保留下来了。
D.新华中学“尖尖角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之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没有对手竞争,缺少推动力的情况下,我们即使在胜利的时候也不要踌躇满志,应该使自己永远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②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③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游刃有余了!
④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网游之中,最后弄得名落孙山,这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⑤流金铄石,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7.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张教授;
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    ①     的大作,连夜    ②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    ③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④     。冒昧打扰,敬请     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A 赠予 速读 感动 知无不言海涵
B 惠赠 拜读 折服 不吝赐教谅解
C 赠予 赏读 叹服 万勿自谦原谅
D 惠赠 捧读 打动 指点斧正宽恕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
B.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
C.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
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D.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D.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