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八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 (C项“外班负责外部事务”,于文无据) 2.A (A项“其子孙三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不允许当官”错, 应是“有的衙役”。) 3.C (C项“衙役仅是为衙门服役, 履行职役性质的义务, 因此其待遇极差”强加因果关系。) 4、A(并没有隐含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5、①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接二连三有鸟撞上窗子被猫叼走的惨剧,引起下文石头叔夫妻俩先后买窗花的情节;②表明鸟撞窗的事件给老两口带来心理的巨大伤害,体现了老两口善良温厚、爱惜生灵的性格。(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6、①人要呵护自然,关爱生灵,文中石头叔和石头婶的行为(如贴窗花、拉窗帘)都是心系鸟儿安危的体现,文章始终围绕对他们对鸟的关切,他们的善良秉性值得我们学习;②人要懂得自然生命有其固有的生存法则,一味地呵护非但不能保护它们,反而会让它们远离我们,小说中的猫吃鸟、鸟撞窗子都是自然天性,石头叔和石头婶再怎么细心呵护,只能适得其反; (每点3分) 7、参考答案:D(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 8、参考答案:A E(B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一次重大胜利,并不是之前没有取得过胜利。C项“对中小学教材的修改要比大学更重要”没有依据。D项是“日中战争的发展”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9、参考答案:①“14年抗战”更加强调中国人民抗战的整体性,是对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一系列大规模抗日斗争的肯定和尊重。②为了突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③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④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10、A; 11、A; 12、C(原文“中外震骇”是指朝廷内外震惊恐惧。); 13、(1)、盗贼在白马原起事,陈康伯监督州兵援助官军进攻讨伐,战胜了盗贼。(“发”、“督”、“济”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我是个大臣,现在国家危难,应当带病乘车上路,希望皇上哀怜我而让我回来罢了。(“舆疾”“幸”“归”各1分,“吾大臣也”判断句1分,语句通顺1分) 14.B E 【解析】B项,“悲凉氛围”错,这里引述“巫山云雨”的典故,是为了渲染巫峡的神秘色彩。 E项,“雄浑”分析错误,应该是“清丽”。 15.①“落”,动词,落下的意思。一个“落”字就把巫山中泉水的流淌写出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未见泉水,先闻其声。②“同”,动词,相同的意思。寒冷、温暖时节树色都相同。一个“同”字就把巫峡四季树色的苍翠、浓郁写足了,青山葱郁,富有生机。③“落”“同”两字描声绘色,声声不息,色色不减,声色并茂。(每点2分) 16、①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③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7、答案:C(①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②求田问舍:出钱买田地、房子。比喻只知谋置家产,不以国事为念,胸无大志。望文生义。③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褒贬误用。④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⑤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⑥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 18、答案:B(A、语序不当。“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应改为“当即向患者家属道歉。”C、句式杂糅,混杂了“再……也……”和“越……越……”两种句式。D、搭配不当。“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不能完全搭配。) 19、C(A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B项,“忝列”,谦辞,表示自己位列其中辱没他人,心中有愧,此处错误做敬辞,应用“名列”。 D项,“先贤”指的是已故的有才德的人。句中说“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形容开讲座的人,显然错误。) 20、示例: ①有的人告别父老乡亲 ②更有机会、梦想 ③根都在故乡 语段的主旨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愁(情)、亲情永恒。①处根据前面的“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和后面的“走进城市灯火”可知,应填“有的人告别(离开)故乡、告别(离开)父老乡亲”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前面的“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可知,应填与之相反的情况,如“有机会、有理想、有前途”之类的内容。③处根据前面的“无论身在何方”和后面的“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可知,横线处应填与之对应,可填“根都在故乡”之类的内容。 21、(5分)②不是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③不是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就一定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 22、【写作提示】挖掘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可从不同角度切入。从住在水坑里的青蛙的角度来看,它最终被路过的车子轧死的结局,正是因为它安逸于自己的生存习惯,缺乏忧患意识;也可以从它的固执己见的态度获得启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善于理性听取他人善意的忠告;要防止惰性,要锐意革新。从住在池塘里的青蛙的角度来看,要善于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要有前瞻意识。还可立足寓言故事整体的角度来立意:寻求诗意的栖居,要有居安思危的理性;幸福的生活源于变通的思维等。类比联想到社会现实,比如很多大学毕业生纷纷向北、上、广等大城市集结,茫然漂泊,苦苦挣扎而不堪重负的现象;比如很多大学毕业生厌弃农村、拒绝下到基层的潮流,从而反思、探讨年轻一代应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寻求怎样的用武之地。这样贴近生活、贴近自我来阐发启迪与感悟,自由发挥的空间会更为宽广。 参考译文: 陈康伯,字长卿,信州弋阳人。父亲的名字是亨仲,任江东常平的提举。陈康伯幼年时就有学识品行。宣和三年,考中太学上舍生丙科。多次升迁为太学正,碰上母亲去世服丧。建炎末年,任敕令删定官,不久通判衢州,摄理郡事。盗贼在白马原起事,陈康伯监督州兵援助官军进攻讨伐,战胜了盗贼。累积升迁任户部郎中。 陈康伯与秦桧是太学时的旧交,秦桧掌握国家大权,陈康伯在郎省五年,淡然没有要求,不苟且迎合。秦桧死了,起用为汉州知州,将要出三峡,皇上召入参见,授为吏部侍郎。陈康伯首先请求节约用度宽待百姓,凡是州县向人民收取没有限度的,准许监司互相监视,台谏官进行弹劾。不久兼任礼部、户部。请求减少每年的开支,总计国家收入,储蓄十分之一二防备水旱灾害。奏章递上,讨论最终不能决定。授任吏部尚书,宰相准备用“代理尚书”发布任命,高宗看了说:“我将要重用他,要‘代理’干什么?” 绍兴九年三月,任命为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五月,金国派遣使臣来庆贺天申节,言辞傲慢,要求淮水、汉水一带的土地。九月,金人侵犯庐州,王权兵败回来,朝廷内外震动惊骇,朝臣中有遣散家属预先躲避的。陈康伯独自置备了船只迎接家人到浙江,而且下令临安各城门关门上锁都比平时晚,人心倚仗他而安定。敌军逼近到长江上,皇上召杨存中到皇宫内殿商议此事,因而命令他找陈康伯商量。陈康伯请杨存中进门,脱去官服设宴招待他。皇上听说这样就已经放宽心了。第二天,陈康伯入朝上奏说:“听说有人劝陛下到越州去福建,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就不好了,为什么不静静地等待。” 孝宗皇帝即位后,命陈康伯兼任枢密使,进封信国公,礼节待遇特别优厚,只称他为丞相而不称姓名。陈康伯自从在建康随从皇帝出行回来,就因病请求离职,不被允许。第二年,改纪元为隆兴,陈康伯请求得更坚决了,于是以太保、观文殿大学士、福国公的身份通判信州。皇上慰劳他很诚恳,而且说:“有事宣召时,一定不要推辞。”宰相执政到府邸饯行拜别,百官列队在国都城门外送行。 二年八月,起用为通判绍兴府,而且让他入朝奏事,又辞谢了。不久,召他陪侍行郊祀礼。当时北朝军队再度侵犯淮甸,人心惊恐惧怕,都盼望着陈康伯恢复相位。皇上发手札,派人到他家宣召他。没有出里门,就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亲朋好友说陈康伯真的有病,应该推辞,陈康伯说:“不是这样。我是个大臣,现在国家危难,应当带病乘车上路,希望皇上哀怜我而让我回来罢了。”路上听说边防紧急,加倍赶路,到达朝廷,皇上下诏令他儿子陈安节、女婿文好谦搀扶着觐见,减免他行礼赐他坐下。隔一天上一次朝,允许他乘轿到宫殿门口,仍然给以搀扶,不是大事不烦他签署。敌人部队退去,不久因眼病免于上朝谒见,在家养病,十几天奏一次事。 乾道元年正月第一个辛日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师,谥号文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