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孝感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1-24 09:4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父平,相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婚姻。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B.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C.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D.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侯中的“侯”是我国古代爵位中的一种,在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B.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C.“拜良为既将”中的“拜”,古代指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D.婚姻,在本文中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张良血气方刚,胆量过人。当韩被秦国灭亡后,他用尽自家财产为韩报仇,不畏惧秦的强大。
B.张良审时度势,懂得隐忍。在行刺秦王失败之后,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更改姓名,躲藏起来。
C.张良眼光锐利,善于辞令。当刘邦想把珍宝、美人等留下享用时,他以秦亡国为例,独自规劝刘邦。
D.张良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给刘邦出化解之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5分)
(2)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题目,并点明地点和时节,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情景。
B.颔联上下两句构成动静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闹,有时静穆的景象。
C.颈联诗人写所见之景,以“胭脂”和“白雪”作喻,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尾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心情由悠然到怅然的变化。
E.诗写景手法多样,如诗的第二联写远景,第三联写近景,既宏大开阔,又细致入微。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用“            ,            ,            ”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2)徐志摩深受康桥,《再别康桥》中“            ,            ”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座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3分)
①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
②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突发恶性枪击事件,一瞬间64岁的枪手帕多克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
③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刑满释放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④进入高中,同学们结识了新伙伴,认识了新老板,感受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大家对这一切津津乐道。
⑤正是由于有敢说真话的人,被隐瞒的矿难才会图穷匕见,官矿勾结的不法行为才会被叫停。
⑥十九大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人民群众干劲满满,形成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局面。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的视力下降,原因是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B.七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自央视播出后,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关注。
C.在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际行动向盛会献礼。
D.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国庆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达7亿人次左右,国内旅游收入达5900亿元。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多年不见的同学捎来了他们家乡的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我因临时有非常紧急的事要办,下午不能光临贵校的座谈会,深表歉意。
C.我们敬请您担任我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我们家家教很严格,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兄妹,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 ① 。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 ② 。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 ③ ,甚至彻底倾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进入高中之后,我们将面临文理科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理科,因为只有学了理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取得好成绩,将来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①是只有学了理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必须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①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②你可能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需的,他会使你成为一只更好的铅笔;
③不要过于固执,要勇于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勇于改正它;
④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最里面;
⑤在你走过的地方,都必须要留下痕迹,尽管在留下痕迹的时候要消耗你的生命,但这正是你的价值所在。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