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待漏院记①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②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③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在方,漏,古代计时器。②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③眚(shěng):原义为日食或月食,后引申为灾异。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其教矣 张:推广 B. 金门未辟 辟:打开 C. 何以弭之 弭:消除 D. 旅进旅退 旅:军队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 窃位而苟禄 B. 以事一人 愿避位以禳之 C. 是不独有其德 其或兆民未安 D. 于焉以息 亦无所取焉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B.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会想些什么吧? C.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贤人尚未得以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处于朝中,我将贬斥他们。 D. 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②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13. 文章提及了贤相、奸相、庸相三类宰相,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奸相和庸相的特点。 奸相:________________; 庸相________________。 14. 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贤相在待漏时思考的内容。 【答案】9. D 10. B 11. D 12. ①这就可以知道,君主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辛勤劳苦,这就是效法天道。 ②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 13. (1)奸相: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谄词令色、巧言令色、阿谀奉承、阿谀逢迎、 (2)庸相:随波逐流,尸位素餐、明哲保身 14. ①关心百姓:他想到百姓尚未安定,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 ②担忧边患: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 ③关注平乱: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 ④关怀民生:想到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 ⑤亲贤远佞: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 ⑥关注气候:气候反常,天时不正,灾害一次次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 ⑦注重教化: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人。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该题首先判断该字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判断该词的词性,然后在联系语境解释,D项旅:共同。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连词,来;C项:代词,他的/代词,他;D项:代词,相当于“之”/语气词,无实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D项应该是:请允许我把这些文字记录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于规劝执政的大臣。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是”,这;“逸于上,臣劳于下”状语后置句,翻译为“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辛勤劳苦”;“法”,效法。第二句中于是,从此;隳,毁坏;以,因为。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和概括,细读文本找出答题区间,本题主要集中在第四节,根据“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概括。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和概括,细读文本找出答题区间,本题主要集中在第三节,根据内容进行概括。 参考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们使风雨调畅的结果。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贤相名臣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当朝见之所的门楼上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仪仗队的灯笼火把照耀全城。宰相驾到,马车铃声铃铛富有节奏。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侍从撩开车上帷盖,主人下车到待漏院暂息。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他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定,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气候反常,天时不正,灾害一次次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人。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宫门开后,善听各方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世风清明安定,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优厚的俸禄,那就不是侥幸而得,而是完全应该的。 他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考虑着金钱美女,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怎样罢斥他们。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我便考虑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他为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宫门开了,金殿上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京城燕 迺贤① 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②却向檐间飞。 托巢未稳井桐坠,翩翩又向天南归。 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③无尘卷珠箔④。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注]①迺贤:元代文学家,曾流连京城十年,有从政的愿望却终无所遇,只能南归。②芹,指芹泥,即燕子筑巢用的草泥。③青琐:富贵人家雕镂成格的窗户。④珠箔:珠帘。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头几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来表现初春之寒意,细致入微。 B. 主人家的帘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间避风处做窝,可是居留时日不多,又翩然南飞了。 C. 诗中写王谢的富贵繁华,这与燕子暂居京城的处境形成反差,是为了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 本诗以景作结,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两相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16. 下列诗句中,与“燕子初来怯清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 《乌衣巷》中也写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请比较《京城燕》与《乌衣巷》两首诗歌在手法和情感上的不同点。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入唐后沦为废墟。 【答案】15. C 16. D 17. 《京城燕》借物喻人,借写京城燕在檐间辛勤筑巢,托巢未稳又匆匆南归的形象,表达作者京城求官,想施展一番抱负却终无所成的辛酸无奈。 《乌衣巷》运用对比(寓情于景,怀古抒怀),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屋檐之上的燕子,如今却是栖息在普通百姓的屋檐之上,以燕子作为见证,表达了对繁华不再、昔盛今衰的慨叹。 【解析】 15. 试题分析:此题选项C中“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错误,由文中注释可见是“从政的愿望”,再加上“旧时”应是慨叹世事无常,命途多舛。 点睛: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赏析的题目,诗歌的选择题主要从诗歌的意象含义、意境特征、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诗歌的情感、主旨、诗歌的风格等方面命题,一般错误的选项都有明显的错误,答题时对照上面内容,找到错误即可。 16. 试题分析:这是考核诗歌手法的题目,“燕子初来怯清晓”的手法是拟人,选项中C是拟人,此题考核的是艺术手法。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____,_____”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②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_______,_______”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 ③中国优秀诗文中不乏表现家国情怀的名篇。《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在国家倾覆之时,“____, __________”,自此走上了长达二十年的担当尽忠之路;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书愤》中“___,___”写出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面,忆及当年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让诗人依然怀有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 【答案】 (1)世间行乐亦如此 (2)古来万事东流水 (3)青山遮不住 (4)毕竟东流去 (5)下视其辙 (6)登轼而望之 (7)诚既勇兮又以武 (8)终刚强兮不可凌 (9)受任于败军之际 (10)奉命于危难之间 (11)楼船夜雪瓜洲渡 (12)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本题要注意课外默写的句子,有难度,如“登轼而望之,诚既勇兮又以武 , 终刚强兮不可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