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6-26 21:03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也。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敞既视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然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
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
顷之,宣帝崩。元帝初即位,待诏郑朋荐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前将军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初,敞为京兆尹,而敞弟武拜为梁相。是时,梁王骄贵,民多豪强,号为难治。敞问武:“欲何以治梁?”武敬惮兄,谦不肯言。敞使吏送至关,戒吏自问武。武应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①弹治之耳。”秦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吏还道之,敞笑曰:“审如掾言,武必辨治梁矣。”武既到官,其治有迹,亦能吏也。                  
(选自《汉书﹒张敞传》,有删节)
注:①柱后惠文,官员帽子名,是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然敞本治《春秋》          治:治理    
B.而敞奏独寝不下            寝:搁置
C.不肯为敞竟事              竟:完成    
D.审如掾言                  审:果然
8.与“后恽坐大逆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9.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张敞上任之初,长安的治安一片混乱,偷盗横行,商人深以为苦,张敞的治绩得到了皇帝的称许。
B.张敞治理京兆,不专用诛罚,以经术为辅,兼采儒道,所以老百姓常常能保全性命,免于刑罚。
C.萧望之认为张敞是有能力的官吏,堪任治理烦乱,但是其资质轻浮,不是做师傅的材料。
D.张敞的弟弟张武认为对待官民凋敝的梁,就如同驾驭狡猾的马要善用马衔和马鞭,要用刑法弹压管理。
10.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4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三、古诗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3题。
湘中作
韦庄①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②。
注:①韦庄(约836-910),晚唐诗人。  ②饭牛歌:古歌名。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唱此歌。后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11.首联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2分)
12.颔联表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13.请简要分析三、四联的丰富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思其反。(《诗经•氓》)
(2)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节选)
(3)            ,万夫莫开。(《蜀道难》)
(4)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6)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7)小楼昨夜又东风,            。(《虞美人》)
(8)防民之口,              。(国语•周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