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燧姿度魁杰,长六尺二寸。与诸兄学,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安禄山反,使贾循守范阳。燧说循曰:“禄山首乱,今虽举洛阳,犹将诛覆。公盍斩向润客、牛廷玠!倾其本根,使西不得入关,退亡所据,则坐受禽矣,此不世功也。”循许之,不时决。会颜杲卿招循举兵,禄山遣韩朝阳召循计事,因缢杀之。燧走西山,间道归平原。宝应中,泽潞节度使李抱玉署为赵城尉。时回纥还国,恃功恣睢,所过皆剽伤,州县供饩不称,辄杀人。抱玉将馈劳,宾介无敢往,燧自请典办具。乃先赂其酋与约,得其旗章为信,犯令者得杀之。燧又取死囚给役左右,小违令辄戮死,虏大骇,至出境,无敢暴者。抱玉才之。累进至郑州刺史。劝督农力,岁一税,人以为便。徙怀州。时师旅后,岁大旱,田茀不及耕。燧务勤教化,止横调。将吏有亲者,必造之,厚为礼。瘗暴胔,止烦苛。是秋,稆生于境,人赖以济。抱玉守凤翔,表燧陇州刺史。西山直吐蕃,其上有通道,虏常所出入者。燧聚石种树障之,设二门为谯橹,八日而毕,虏不能暴。从抱玉入朝,代宗雅闻其才,召见,授商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贞元九年十月,自力朝延英,诏毋拜。时晟已卒,帝顾燧曰:“尚记与太尉晟俱来邪?今乃独见公。”因悲涕。燧亦疾而仆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送至陛燧顿首泣谢固乞骸让侍中不许。卒,年七十,赠太傅,谥曰庄武。 (删改自《新唐书•马燧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3分) A. 燧亦疾而仆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送至陛/燧顿首泣/谢固乞骸让/侍中不许/ B.燧亦疾而仆/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送至陛/燧顿首泣谢/固乞骸/让侍中/不许/ C.燧亦疾而仆/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送至陛/燧顿首泣/谢固乞骸/让侍中不许/ D.燧亦疾而仆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送至陛/燧顿首泣谢/固乞骸让/侍中不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纥”是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其前身是敕勒,唐朝时,回纥改作“回鹘”。 B.“酋”有酒熟的意思,也有匪徒或部落首领的含义。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 D.“陛”在文中指帝王宫殿。“陛下”则是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燧为人忠义。马燧早年就有胸怀国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安禄山背恩反叛,马燧劝说贾循建立稀世功勋,平定天下。 B.马燧敢于任事。回纥大军归国,胡作非为,李抱玉任命马燧主持驿馆事务。回纥军在马燧严厉惩治下,没有人敢侵害掳掠。 C.马燧治民有方。怀州遭遇兵荒之后,适逢当年发生旱灾,人们不能种庄稼,马燧减轻赋税,到秋天,州内长出了野谷子,百姓多半靠这度灾。 D.马燧备受器重。德宗因马燧有足疾,不要他去朝拜;当时太尉李晟刚去世,德宗对马燧说,现在只见到他了,说完便哽咽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5分) 答: (2)燧务勤教化,止横调。将吏有亲者,必造之,厚为礼。(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 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持”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 E.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15.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一句,感慨自己的命运,希望与神仙同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