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25 18:33
参考答案
1.D(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温柔敦厚:温和宽厚。)
2.A(B语序不当:“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要互换;C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改为“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D搭配不当:删去“它的出现”。)
3. C
4.A
5.B(宜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B 审理
7.A 连词,BCD介词
8.⑴(3分)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被动、“始”、句意各1分)
⑵)(3分)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柙”、“盍”、句意各1分)
⑶(3分)李中丞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出首”各1分)
9.(4分)离间陈、程;派人告发;诱增上疏;奉旨逮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4分)点题,“落日”、“乡思”扣题;(1分)开门见山,直接抒发思乡之情;(1分)“愁”总领全诗,(1分)奠定了全诗的哀愁的感情基调。(1分)
11.(6分)人在旅途的思乡之情;前途迷茫的怅惘之情;有心出仕却无人引荐的哀怨之情。(每点1分,共3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每点1分,共3分)
12.(8分)(1)樯倾楫摧(2)黑云压城城欲摧 (3)翱翔蓬蒿之间 (4)寄蜉蝣于天地(5)可以横绝峨眉巅 (6)雕阑玉砌应犹在 (7)故君子慎其独也(8)江湖夜雨十年灯
13.(6分)比喻,表现他脾气暴(三伏天的柴火一点就着);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他模样凶狠(脸上的麻粒由青而紫);侧面描写,表现他教学手段粗暴(学生因体罚失去学习兴趣)。(每点2分,手法与内容各1分)
14.(4分)①因丢书而着急惊慌,因可能受到的处罚而恐惧。(2分,每点1分)②不能吃午饭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窘迫,逞强。(2分,每点1分)
15.(4分)慌张丢书,惶急找书,因丢书受罚,省下饭钱抵书款,引发贾老师的帮助。(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但要注意先后次序)
16.(6分)原因:贾老师是高班教地理的,和“我”接触不多,故略写;代数老师的惩罚引发的事件是贾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主因,应详写。(2分)
效果:用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和贾老师的细心温情形成对比,突出代数老师给作者带来的伤害,衬托贾老师关怀学生的慈爱性格;(2分)篇幅的详略安排和作者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倾向恰成一种反差,凸显了文字的张力。(2分)
17.(6分)首先,由叔本华对“无聊”的看法引出对“无聊”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接着,通过从无聊需要排遣却又无法排遣的角度来论述无聊是痛苦;最后,希望人们直面无聊,认识自我和人生。(每层2分)(第二层也可以分为两层来表述:接着,论述人们排遣无聊的方式及原因;然后,阐述无聊无法排遣的痛苦。各1分。)
18.(6分)(1)“闲”是无聊产生的前提,以此揭示“无聊”产生的原因。(2)通过区别“闲”与“无聊”来揭示无聊的本质特征。(3)以“闲是福气”来衬托无聊带给人的痛苦。(每点2分)
19.(6分)无聊让人感到空无所有,对生命本质产生恐慌。但无聊可以让人们领悟人生的真理。希望人们直面无聊,体悟人生。(每点2分)
20.(一)材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孔子的“行藏观”。行,就是施展抱负,积极入世。藏,就是独善其身,退隐江湖。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孔子就会施展抱负;个人不被任用,与外部世界不调和,孔子就会藏身自好。第二部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可以决定自己的行藏。那么,现在的人如何定义“行”“藏”,现代人如何处理“行”“藏”,回答了这些问题就能有明确的立意。
参考立意:
⑴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我们就施展抱负;否则,我们就藏身自好。
⑵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选择在我。
⑶“行”“藏”对比,有所侧重。
20.(二)主要抓住文中两处文字:一是“蜜蜂靠以往的经验”,这里的“经验”即教条主义、僵化思维,是缺少探索精神的体现;二是“苍蝇却四下飞、到处撞”,这里的“四下飞、到处撞”,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立意由此展开,即为抓住了材料的核心内涵。
参考译文
征收矿税流传开来的毒害,全国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影响,而其中淮徐陈增的危害最大。陈增属下参随程守训,是徽州人,首先提出征收矿税的建议。自从在京师随陈增做事,陈增唯独提携他,把他认作侄子(即太监的干儿子)。程守训又不屑于跟各位参随为伍,自己捐献银两帮助建设钦定的工程,被特别授予中书舍人,在武英殿当值,从此更加骄傲放纵。这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上疏弹赅陈增贪婪横暴,应当撤回。程守训就攻讦吴宗尧贪赃很多,秘密地将赃款藏在徽州商人吴朝俸家里。皇帝根据所奏严加追查。吴宗尧是徽州人,跟吴朝俸同宗。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又有一个徽州大商人吴养晦,家中的资产挥霍光了,谎称有财产百万在兄长叔父那里,愿意捐助钦定的工程。皇帝肯定了他的做法,派巡抚、巡按查核审察。程守训与吴养晦是姻亲,就假称审问、查究江淮的不法大户,以及私藏珍宝的人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允许别人不时地告密并加以审问。凡是家境富裕的,没有不严刑拷问敲诈,甚至祸及妇女小孩。只是有点畏惧淮抚李三才,不敢到李三才所在的地方,住在泰州。李三才也秘密地准备对付他,假装用好话对陈增说: “您是宫中的贵臣,廉洁干练超过其他的使臣,现在稍稍引起非议的,只因程守训一个人作祟罢了。今后他会坏您的事的,将会祸害到您。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陈增刚开始听到这些还严厉拒绝,李三才又用话语打动他说:“程守训强行搜刮财物,收入是您的百十倍。您把它一半献给朝廷,一半归作私财,那么您就可以富甲京师了。”陈增发现程守训专横暴戾日渐彰显,不再遵守他的管束,内心恼怒已久,就微微地流露出赞同的心意。李中丞发现了他的意向,就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说程守训有四十多万两黄金,其他珍宝不计其数,并且藏有有龙凤图案的越礼犯上的衣服,将要图谋造反。李三才又引诱(怵通“訹”xù,利诱)陈增让他赶快上报皇帝,并且说:“不仅您积久的毁谤可以洗除,而且皇帝喜欢您的勤勉,那么司礼印也可以得到啊。”陈增认为这是真诚的话,终于上疏汇报。皇帝就命令李三才逮捕程守训送到京城治罪,并且追查所告发的众多赃物。陈增已经失去下属(程守训),他的种种迹象也已引起怀疑,他的部下也怀有戒心,搜刮榨取的财物不能如往年的份额。皇帝怀疑陈增往年搜刮的财物不计其数,又严厉地责备他。李中丞又派人威胁陈增,说:“阁臣秘密的奏疏已经呈上,皇帝又认可了。”又说:“抓捕的骑兵已经出城门了。”陈增十分惭愧后悔,某一夜自缢而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