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17 09:26
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模mú具,C云霄,D惊诧chà)
2.B(“终于”和“最终”都是副词,都强调最后结果;“终于”偏重强调这结果是期待已久的,与表转折的“却”不相容。“蜕变”指发生质变,变化可好可不好;“退变”只指事物由优变劣,与语境不合。“激发”是刺激使其奋发;“迸发”是由内而外地强力发出,与前后语境更相合。)
3.C(根据下文的转折关系推断,前一句应该强调的是读者在与作者的争辩中败下阵来;根据前后文中的对比关系,后一句应该强调大师们的“凝固”。)
4.D(①孤掌难鸣: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③耳软心活:心意不定,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⑤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5.C(A成分残缺。因滥用介词“随着”导致后面的句子缺主语;B语序不当。应为“引起公众广泛关注”;D表意不明。“16个”限制的中心词有分歧。)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B(因果颠倒)
7.D(A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B“就只追求在……”理解偏颇;C两个“就会”不合文意,原文是“可能”)
8.A(“而要……必须先……”说法武断)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度:越过)
10.B(A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一人称代词,我。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C人称代词,它的/指示代词,那。D介词,拿、用/连词,表承接关系)
11.C(少年曰:“如此穷山,僧散无人接待,请觅他游。”言已,闭门欲进。云客急止之,许以启门放游,必当酬谢)
12.D(“坍废多年”误。据原文,后已重修)
四、(24分)
13. ⑴四面的山环抱着如一座城,只缺西南一个角,(从缺处)远远看见一片水映着天空,风吹船帆隐约可见,那里就是太湖。(5分,每句1分,重点关注“城”“浸”“隐隐”等词和判断句式)
⑵(这里)四周没有邻居,夜晚多有强盗,常来抢走存储的粮食,就是种点蔬菜瓜果,也多半被打柴的人占为己有。(5分,每句1分,重点关注“暴”“强”“植”等词和被动句式)
14.⑴开头两句通过倚剑、登高、远望的举动,透露出诗人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结尾两句借晋代阮籍穷途而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和自己生不逢时的悲伤(诗中用典,见王勃《滕王阁序》)。(4分,每点2分)
⑵中间六句主要运用了比喻(象征、双关)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诗人用“苍榛”“鸒斯”喻小人,用“琼草”“凤鸟”喻贤士,两者之间又形成对比的关系,形象地揭露了小人猖狂得志、贤士怀才不遇的丑恶现实,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失望和有志难酬的痛苦。(4分,阐明手法2分,分析作用2分)
15.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甲)③、④;(乙)②、⑥(4分,每空1分)
17.①地球总是把她的奥秘隐藏起来  ②可惜的是没有人看出其中的奥秘(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8.(示例)⑴一只丰满大手中放着一只黑人儿童的小手,小手瘦得皮包骨头,就像干枯的树枝。(2分)
⑵画面内容极简,而白与黑、健康与瘦弱对比极为鲜明,高度凝练又非常直观地表现了饥荒给非洲儿童带来的深重灾难。(2分)
六、(18分)
19.①泰山拔地而起,岱顶高在凌霄之上。②岱顶平缓开阔,有平台可徘徊思索。③岱顶像天宫门口,可坦诚大胆地向天直抒胸臆。④有巨石供人写字,可以石为纸倾诉。(4分,每点1分)
20.①这些诗词文字就是人们向天的倾诉,引用它们具体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强化了文章的主旨。②这些诗词文字表达了各色人等对泰山共同的景仰和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③这些引用也增加了作品的文采,丰富了文章自身的文化内涵。(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21.综合使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用富有力度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泰山山、石、云、雾的形态刻画得鲜活可见,在表现云雾不堪一击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山石的伟岸、坚定和气势不凡。(4分,解说手法2分,分析效果2分)
22.(示例)①第1段,用曾游黄山的经历正面衬托今天游泰山的状况,突出泰山历史文化的厚重无法用文字描述。②第3段,将泰山与山上的劲松、佛寺道观相对比,表明万物和神灵在泰山面前都显得卑微,从而突显泰山的卓越不凡。③第4段,将国外的教堂的空阔阴森与岱顶的平缓开阔作对比,说明泰山是与天对话的地方。④第6段,将岱岳之神与观音、土地神、灶君作对比,强调岱岳之神才是中华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得分)
七、(60分)
23.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云客对大家说:“这里有座无隐庵,极为幽僻,你们有谁去过吗?”我们都答:“不仅没有去过,连听都没听说过。”竹逸和尚说:“无隐庵四面都是山,地方非常偏僻,僧人都不能长住。以前我曾去过一次,当时已经坍塌,自从尺木的彭居士重修后,我没再前往,现今还能依稀记得。如果你们想去一游,我愿意作向导。”于是大家步行前往。
从上沙村过鸡笼山,忽然遇到一股流泉阻断了道路,无法前进。有三五个村童在草丛中采掘磨菇,探头探脑地笑着,似乎很惊讶会有这么多人到此地。向村童探问通往无隐庵的路,他们回答说:“前面水大不能前行,请向回走一段,向南有一小路,翻过山岭就可抵达。”依照他们说的路走。向南行一里多路,渐渐觉得竹林树林杂乱丛生,四围大山环绕,小路上长满荒草,杳无人烟。竹逸和尚左右徘徊四下里张望,说:“好像就在此地,然而道路认不得了,怎么办?”我于是蹲下身子细细打量,发现千竿修竹中隐隐有乱石屋墙,径直拨开竹丛,横穿竹林往里寻找,发现一扇门,上写着“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众人高兴地说:“若不是你,这里就成了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啦!”
无隐庵山门紧闭,敲了一大会,都没有人应声。忽然旁边开了一小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年青人走出来,面有菜色,脚上的鞋子也是烂的,问我们:“你有什么事吗?”竹逸和尚叩首道:“我们仰慕这里的幽静,特地来瞻仰的。”少年说:“这么荒僻的山里,僧人都散去了,没人接待,请到别处游赏吧。”说罢,就要关门进去。云客急忙阻止他,答应若是开门放我们进去游赏,一定酬谢他。年青人笑着说:“茶水茶叶都没有,恐怕慢待了客人,哪是希望酬谢呀?”
山门一开,我们就看到了佛面,金光与绿阴相映着。庭院台阶的石基上青苔厚厚的就像绣毯,大殿后面台阶像高墙,有石栏杆围着它。顺着台阶向西,有一块形状像馒头的大石头,高二丈左右,脚下有细竹环绕。再由西转向北,沿斜廊登级而上,有客堂三间,紧对着大石头。石头下凿有一个小小的月牙池,一脉清泉涌出,水草荇藻交错。客堂东面即是正殿,正殿的左边向西是僧房厨房,大殿后临峭壁,树多荫浓,抬头看不见日光。
星澜累了,坐在池边小憩,我也像他一样,准备打开食盒小酌,忽然听到忆香的声音从树梢传来:“三白快来,这里有妙境!”抬头看去,不见他的人影,于是与星澜顺着声音去找他。从东厢房的一个小门出来,转向北,有石阶像梯子一样,大约登了几十级,在竹林中瞥见一座楼。又沿着梯子上去,看到上面八扇窗通透明亮,匾额上写着“飞云阁”三字。四面的山环抱着如一座城,只缺西南一个角,从缺处远远看见一片水映着天空,风吹船帆隐约可见,那里就是太湖。靠着窗子俯视,风吹动竹梢,像麦浪翻滚。忆香问:“怎么样?”我说:“这真是妙境啊。”
忽然又听到云客在楼西大呼:“忆香快来,这里还有妙境!”于是又下楼,转向西,登了十多级台阶,忽然豁然开朗,平坦如台。打量这个地方,已经在殿后峭壁的上面,残砖旧基还在,应该是从前宫殿的地基。环望周围群山,比飞云阁更为开阔。忆香对着太湖长啸一声,就听见群山一起呼应。
我们向年青人询问此地为何冷落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这里四周没有邻居,夜晚多有强盗,常来抢走存储的粮食,就是种点蔬菜瓜果,也多半被樵夫占为己有。这无隐庵是崇宁寺的下院,厨中师傅每月中旬送来一石饭干、一坛咸菜而已。我是彭姓后人,暂时住在这里看守,就要离去回家,不久这里就会杳无人迹了。”云客拿一块银元送给他作为酬谢。
我们雇船回家。我画了一幅《无隐图》,赠给竹逸和尚,作为此次快意之游的纪念。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