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题。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士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永嘉末,迁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导上笺曰:“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今者临郡,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辄有鼓盖,动见相准。时有不得者,或为耻辱。导忝.荷重任,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帝下令曰:“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拜宁远将军,寻加振威将军。愍(悯)帝即位,征吏部郎,不拜。 (选自《晋书•王导传》)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亦雅相器重 雅:甚,很 B.窃觇之 觇:察看 C.帝尝从容谓导曰 从容:镇定自若 D.导忝荷重任 忝:有愧于,辱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和“迁”古代都指官职调动。“迁”一般表示官职升降,“徙”则表调职。 B.九州,中国的别称。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具体是哪九个,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C.魏武,即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封给曹操的谥号。 D.禊,古代传统民俗,官吏百姓到水边嬉游,消灾祈福。这种活动只在春季举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导自幼气质出众,张公见其风采后,对他随从说王导有将相之才。 B.王导和元帝亲如挚友,当吴地人士不亲附元帝时,他即为此深感忧虑。 C.王导为元帝尽忠尽智,深受元帝器重,元帝把他看成是汉代名相萧何。 D.看到朝廷对官吏几乎有求必应,封赏过滥,王导便上奏请求谨慎施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5分) (2)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题。 临江仙 陈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 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来质问秦统治者,批判其贪婪与挥霍。 (2)屈原的《离骚》中“ ,”两句写出了当时违背准则、取悦别人的严酷现实。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达出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