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4-27 12:13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征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脏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奏请建国本。简阁臣,补言官,罢矿税,不报。山西巡抚魏允贞为税史孙朝所讦,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广东税使李凤干没,奸人王遇桂请税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论其罪。时无赖子峰起言利,廷臣輒连章力争,帝虽不尽从,亦未尝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寻复言:“陛下孝敬疏于郊庙,惕厉弛于朝讲;土木盛宫苑,榛芜遍殿廷,群小横中外,正士困囹圄;闾阎以矿税竭,邮传以输挽疲,流亡以水旱增,郡县以征求因;草泽生心,衣冠丧气;公卿不能补牍,台谏无从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图也。”末言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严,居己峻,不可以楚事弃。先是,楚假王议起,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举朝无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独抗章申理,而御史林秉汉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为一贯等所恶。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纯。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淅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立,召还。 
屡迁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为御史吴裕中劾罢。 
  (节选自《明史·朱吾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B.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C. 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D.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之“三公”指少师、少傅、少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朱吾弼身为御史,恪尽职守。赵学仕贪污受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他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   
B.朱吾弼敢于直谏,为国尽忠。雷击皇陵一事发生后,他接连上疏,语气恳切,指出朝廷内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审查。   
C.朱吾弼不惧权贵,坚守正义。首辅沈一贯排除异己,朝臣们明哲保身、不敢谈论相关事情,惟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   
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诋毁沈一贯,遭停俸,后因病被迫辞官;后齐、楚、浙三党执政,他又辞官;最后被弹劾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5分)
(2)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眼 中
元好问①
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首联上句写诗人眼中时事纷然,下句写诗人因为夜晚天气寒凉而拥被难眠,可见诗人处境凄苦。
B.颔联中“衣冠今日是何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境。
C.颈联中“枯槐聚蚁无多地”使用了典故,借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影射现实百姓“无多地”用以安身立命的情况。
D.尾联“何处青山”指的是人向往的生活的地方,其特点是“隔尘土”,即远离尘世纷扰;“华颠”是说头发白了,指年老。
E.元好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诗将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
15.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________ ,________ 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3)《离骚》中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 ,________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