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有删改) 【注】①将作大匠:中国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的官。②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B.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C.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D.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舍人,战国秦汉时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C.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 D.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我国道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起初因为大将军邓骘名声不好而拒绝召命,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C.马融上奏《广成颂》,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后又因为其兄之子去世,请求回乡,触怒太后遭到禁锢。 D.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位博学大儒者,著述颇丰,写《西第颂》吹捧大将军梁冀的行为,被正直之士认为是可耻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2)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示 秬 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jù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写卖饼儿起床的时间和卖饼环境,正面表现了卖饼儿的勤奋坚定。 C.“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D.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E.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的句子是“ , ”。 (3)李白的《蜀道难》中,“ ”一句从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地剑阁的高峻险要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