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熹宗嗣位,逆党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疏陈三朝艰危,言:“宫妾近侍,颦笑易假,窥瞷可虑。中旨频宣,恐蹈斜封隐祸。”其春巡视南城。中官张晔、刘朝被讼,忠贤为请。震孺不从,卒上闻,忠贤益恚怨。辽阳既破,震孺一日十三疏,请增巡抚,通海运,调边兵,易司马。日五鼓挝公卿门,筹画痛哭,而自请犒师。是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人烟绝,军民尽窜,文武将吏无一骑东者。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议者欲弃三岔河,退守广宁,震孺请驻兵镇武。军法不严,震孺请敕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并从其言。然是时,经、抚不和,疆事益坏。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明年正月,任满,候代前屯,而大清兵已再渡三岔河。先锋孙得功不战,而呼于镇武曰“兵败矣”,遂走。列城闻之皆走,惟震孺前屯无动。当是时,西平守将罗一贯已战死,参将祖大寿拥残兵驻觉华岛上。于是震孺召水师帅张国卿相与谋曰:“今东师四外搜粮,闻祖将军在岛上有米豆二十余万,兵十余万人,民数万,战舰、器仗、马牛无数,东师即媾得岛兵,得岛兵以攻榆关,岂有幸哉?”于是震孺、国卿航海见大寿,慷慨语曰:“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大寿泣,震孺亦泣,遂相携以归,获军民辎重无算。 (节选自《明史•方震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B.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C.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D.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 中旨指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C. 斜封即斜封官,也称“墨敕斜封官”,是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D.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又称巡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方震孺不畏权贵。魏忠贤替宦官张晔、刘朝说情,方震孺不听从,将事实报告皇帝。 B.方震孺严肃军纪。他命令宁前监军专门负责逃兵逃将,但终究无法挽回边事危机。 C.方震孺勇于担当。辽阳失陷后,他一面为朝廷出谋献策,一面主动请缨去犒劳军队。 D.方震孺富有远见。他预见到争取祖大寿的重大意义,亲自渡海前往,成功将他劝归。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 (2)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陈师道②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 外舅:岳父。②陈师道:江西诗派主将。写这首诗时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只好托付给岳父郭概带往四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巴蜀”二字使人联想到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妻孥且旧居”中的“且”字是“仍然是”的意思。 C. 颈联中诗人担心路远情疏,强颜欢笑,自我安慰。 D. 尾联以自身功名无成、贫病交加的遭际作结,结得深沉。 E. 本诗语言平淡质朴,感情含蓄蕴藉,品之有自然之趣。 15. 本诗感情丰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赤壁赋》中,客人在听了苏子“看破变化,共识山水”的议论之后,转悲为喜,两人再次开怀畅饮,最后在杯盘狼藉中“ , ”。 (2)《庄子•逍遥游》意境瑰丽雄奇,其中大鹏展翅,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后,“________ _”,画面可谓磅礴壮观。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归京使臣已经冒着大雪离去,但送行的人们直到“ , ”,还是不肯回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