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服饰电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错) 2.C(“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错) 3.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缺乏依据,“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错) 4.D(“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 5.AD(A“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D“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同等重要”错)(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 6.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上4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7.CD(A“不抱希望”“非常平静地接受了丈夫出轨的事实”错,B“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E“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太绝对)(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8.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以上4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1.D(古代有“褒扬”的谥号,也有带贬义的谥号) 12.C(“扬州牧”是官职,不是爵位) 13.(1)(曹休)因太祖兴起正义之师(讨伐叛贼),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荆州,又从小路行走回到北方, 去见太祖。(译出大意给3分;“举”“间行”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皇上给予的)礼 遇、赏赐更加丰厚。(译出大意给3分;“慰谕”“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BE(B“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过分拔高;E“评诗论文”欠妥,“说文章”含蓄地暗示二人评论时 事,宣泄内心的忧愤)(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第一问:刻画了狂放不羁、慷慨激昂的狂士形象。(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①运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酒酣耳热说文章”“推倒胡床”等神态、动作描写, 从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旁观拍手笑疏狂”一句通过写旁观者的表现,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②运 用夸张、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用“惊倒邻墙”“推倒胡床”等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纵情任性, 借旁观者“拍手笑疏狂”来衬托人物的狂放不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C(“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②“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 高的水平。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④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 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⑤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⑥海阔天空:形容想象或说 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18.D(A主语残缺,去掉”对于”;B主谓搭配不当,删除“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C“其主要 原因是……所造成的”句式杂糅) 19. B 20.答案示例:在不喜欢的人看来②则是对美的一种坦荡追求③该思考的是词语背后的价值观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示例:研学旅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活动具体项目,备好行囊; 具体研学活动为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活动结束后以组为单位完成研学旅行报告。(内 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 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2.参见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休字文烈,是太祖的族侄。(当时)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自离散回归乡里。曹休十多岁时父亲 去世,他自己与一位客人处理丧事,把父亲暂时安葬了(没有举行正式的葬礼),(然后)他带着母亲, 渡江到了吴郡。因太祖兴起正义之师(讨伐叛贼),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荆州,又从小路行走回到北 方,去见太祖。太祖对部下说:“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呀!”曹操让他与文帝在一起,待他如亲骨肉。 曹休常随太祖四处征伐,太祖让他负责虎豹骑兵部队的宿营警卫工作。刘备派部将吴兰驻守下辩,太 祖派曹洪去征讨,让曹休担任骑都尉,参与曹洪的军事谋划。太祖对曹休说:“你虽然只参与军事谋 划,但其实你也是统帅。”曹洪听了这话,也将很多事情交与曹休负责。刘备派张飞驻扎在固山,想截 断曹军的后路。 众人议论纷纷,犹豫不决,曹休说:“贼兵如果确实要断我们的后路,就应该悄悄地行军。如今却 事先大造声势,这说明他们不会这样做(而是另有预谋)。我们应该趁他们尚未集结,突然攻击吴兰, 吴兰被击败那么张飞自然会撤退。”曹洪听从了曹休的建议,进兵攻打吴兰,大败昊兰,张飞果然撤兵。 太祖攻克汉中后,各路人马都回到长安,任命曹休为中领军。曹丕即位后,任命曹休为领军将军,统计 曹休前后的功劳,封他为东阳亭侯。夏侯惇去世后,皇上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皇帝的符节而督领 各部队的军事,(他率军远征时)皇上亲自送行,下车拉着曹休的手与他告别。孙权派将领驻守历阳, 曹休率大军杀到,大败孙权军队,曹休又另外派兵渡过长江,烧毁了孙权设在芜湖的数千处营盘。战 后,曹休升为征东将军,担任扬州刺史一职,进而被封为安阳乡侯。皇上亲自率军征讨孙权,委任曹休 为征东大将军,代表皇上督率张辽以及各郡县一共二十余路人马,在洞浦进击孙权的大将吕范的队伍,大败他们。曹休又被任命为扬州牧。明帝继位后,曹休晋升被封为长平侯。东吴将领审德驻扎在 皖城,曹休击破审德并杀了他,东吴将领韩综、翟丹先后率部到曹休处投降。曹休的封地增加四百户, 加上以前的封地达到二千五百户,升为大司马,仍督领扬州。 太和二年,皇上兵分两路征讨吴国,派司马懿从汉水进军,督率曹休各支部队攻打寻阳。东吴的将领诈降,曹休领兵深入到东吴境内,战况对曹休不利,曹休带兵退到石亭宿营。半夜时军营骚动,士兵慌乱奔逃,丢失了很多兵甲和辎重。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皇上给予的)礼遇、赏赐更加丰厚。曹休因这一仗的失利(深受打击),后背长了大毒疮,最后毒疮发作而死,被谥为“壮侯”,儿子曹肇继承了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