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3-05 16:34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尔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扬州牧。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督休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候,子肇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B.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C.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D.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时“从”可读作“zng”,一般指堂房亲属,从子指侄儿,文中曹休是曹操的族侄。
  B.古代将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称为薨,“夏侯惇薨”说明夏侯惇生前受过爵位之封。
  C.假节指可以代行天子权力,此处的“节”和苏武“持节出使”的“节”所代表的意思相同。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对曹休非常欣赏和看重,曾称其为“千里驹”,让其和文帝曹丕在一起,并经常让曹休跟随自己四处讨伐作战。
  B.曹休善于用兵,他识破张飞虚张声势想断曹军后路的计策,力排众议,劝说曹洪果断出兵攻克吴兰,让张飞的军队不战自退。
  C.曹休为魏国三朝元老,先后辅佐魏国三代帝王,获封东阳亭侯、扬州牧和壮侯等爵位,死后其爵位由其子曹肇承袭。
  D.太和二年,魏国兵分两路进攻吴国,曹休在司马懿的督促下率军攻打寻阳,因中敌军诈降计而失利,他深感自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5分)
  (2)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15.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用“           ,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来描写蜀道山势的高危和人们无可奈何的神态。
  (3)《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的层面看问题,他用“                 ”一句表达了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