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宝鸡市高三质检(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 1.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能力。C项原文出现在第二段,文中说“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在此条件下进行比较得出的相对结论,并非说意象越多越好。 2.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内容的归纳能力。B项对应原文第三段,“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所以意象密集的诗都不是好诗”说法过于绝对。 3.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B项对应原文第一段。依据文章作者观点推断,不论篇幅是否有限,都不应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3分)C 【解析】A项根据原文,应是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传统文化和纯朴民情为他日后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B项中“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根据原文“在翟俊杰看来”一句,可见只是翟俊杰的理解。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 5.(4分)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6、《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我的长征》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小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二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4分)AD 【评分标准】选A得2分,选D得2分,共4分,选B.C.E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还有交待人物性格,清洁工的包容宽厚,六楼的傲慢待人。D项清洁工女人给六楼送还烂橘子下面的钱是小说的高潮。 8.(4分)①刻画人物形象,形成对比作用:表现了六楼女人的傲慢与世俗;虽然六楼女人不睬自己,清洁工仍热情主动搭话,在反差中显示了清洁工的朴实和善良。②深化小说主题:通过六楼的女人,侧面揭示官场的腐败。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6分)同意。①从故事情节看,照应了小说中和痩保安有关的情节,使小说结构紧凑,合情合理;②从艺术效果看,六楼丈夫被调查,与六楼之前的傲慢形成反差,具有正能量;③从主题看,小说以六楼丈夫被立案调查,旨在反映现实生活,警醒那些贪婪受贿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同意。①从故事情节看,这样结尾没有必要,过于注重巧合;②从艺术效果看,戛然而止,应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③从主题看,几次扔垃圾的行为已经强化了所扔垃圾的来源,也照应了题目,不必再添加最后一段。 【评分标准】答同意或不同意,1分;答出一点理由1分,答出两点理由3分,三点理由5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C【解析】结合上下文意,使用排除法。 11.(3分)C【解析】“明清时废止”错,“国子监”一直到明清时期。 12.(3分)B【解析】“于是被任用为太常博士”错,升任太常博士是在第一次“召试”后。 13.(10分) (1)(5分)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 (2)(5分)有人笑他不合时尚,清高自守,杨大雅叹道:“我不向世俗学习,而是向圣人学习,因此到这个地步。” 【评分标准】(1)句意正确2分,“据”“克”“家”的解释各1分,共5分。(2)句意正确2分,“或”“违世自守”“由是”的解释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杨大雅字子正,唐朝靖恭杨家杨虞卿的后代。杨虞卿的孙子杨承休,唐天祐初年,以尚书刑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杨大雅是杨承休的四代孙。钱俶归降宋,带着他们一家住在宋州。杨大雅素来好学,每天诵读数万字文章,即便饮食时也不放下书卷。考中进士以后,历任新息、鄢陵县主簿,改任光禄寺丞、新昌县知县,调任浔州知州,监在京商税,再提升为秘书丞。咸平年间,交趾进献犀牛,杨大雅乘机向朝廷献赋,被皇帝召来面试,升任太常博士。很久以后,又上书自荐,献上自己所写的文章,又被皇帝召来面试。在集贤院任职,又出朝担任筠、袁二州的知州,掌管开封府界诸县镇事,担任三司监铁判官、越州知州、提点淮南路刑狱。回朝后,考察国子监的学生,因荐举不实获罪,接连降职为监陈州酒。调任常州知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升任集贤殿修撰、应天府知府。还朝后,任职于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的身份担任知制诰。杨大雅原名杨侃,至这时,回避真宗还在藩王第宅时的名讳,下诏改掉名字。任职二年,被授予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亳州知州等官职,去世。杨大雅朴素好学自信,不肯阿谀投靠,在集贤院任职二十五年不升职,有人在他之后任职,常常达到荣华显贵。有人笑他不合时尚,清高自守,杨大雅叹道:“我不向世俗学习,而是向圣人学习,因此到这个地步。我所有的,不敢推荐给别人,而曾经自己献给天子了。”天禧年间,他出使淮南,沿江巡视,经过金陵,遇风翻了船,幸而被身旁的士兵救起,上岸后,帽子衣服都丢了。当时丁谓镇守金陵,派人送来一套衣服,杨大雅推辞不接受,丁谓对此感到愧歉。宰相王钦若也对他不满。他晚年与陈从易一起被任命为知制诰。杨大雅尝趁被皇上召见的机会,呈上《原治》十七篇。著有《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