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2-06 16:35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犯了“关系理解不当”的错,原文是并列关系“有的……也有的”的关联词,表示会出现这几种现象,但不一定会同时出现,而本项变为递进关系,表示这几种现象会一起出现,与原文意思不符)
2.A (说法绝对。外国的歌剧、话剧并未从中国的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3.D(强加因果。《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只是例证,并不是戏剧文学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的原因)
4.C(A项陆启铿自学的主要原因是他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思考。B项“陆启铿猜想”是建国后国际数学界首次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猜想。D项邀请国际著名数学家来所访问主要依靠了华罗庚、陆启铿等个人的魅力,不只是陆启铿)
5.①和华罗庚的相处是陆启铿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经历,华罗庚是陆启铿成才的伯乐、见证者;②陆启铿自荐成为华罗庚的学生,体现了陆启铿对华罗庚的仰慕,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强烈渴望,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写陆启铿有着与华罗庚相似的人生际遇,丰富了传记内容,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④华罗庚委托陆启铿担任数学所常务副所长,从侧面展现了陆启铿的数学才华和领导才能。(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①组织数学所多复变函数论讨论班,到北大数学系开班授课,培养起国内第一支多复变函数领域研究的基本队伍②在多复变函数论学术方面成就突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陆启铿定理”领先西方同行近二十年③着眼于多复变函数论的应用,他在国际上率先明确了规范场与纤维丛联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联络论观点讨论了作为桂发场的引力场。(每点2分,给满5分为止)
7.AE(B项“但行为失当”错误,这是体现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吃到。C项“突出了海爷富有”不准确,应是交代搭台子的背景,并引出搭台子的情节。D项“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错误,海爷搭台子的真正用意根本没有让大家知道,因此不存在别人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8.①侧面表现海爷的仁义行为,凸显海爷的性格。(1分)②通过大奶奶对管家的询问,来揭示充满悬念的答案。(1分)③用大奶奶与海爷的对话写出了大奶奶对海爷搭台的误会,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9.观点一:可以不要。①若以海爷的生意比往年好几倍结尾,用省略号结尾意味深长,令人思考。②文章最后两段都是表现海爷“显摆”后的回报,有啰嗦之嫌,删除最后一段,小说结尾更为简洁。③不用最后一段的明写,而是通过倒数第二段暗暗点出人们的感恩,委婉揭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更有意蕴感。(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观念二:完全有必要。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写海爷富有及老街人对海爷的感恩与保护,产生顺理成章的艺术效果,同时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从主题上看,土匪想打劫海爷却无人当内应的内容直接写人们对海爷的感激与感恩,鲜明突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思想。③从情感上看,作者通过“无人当土匪内应”的结尾设计,赞美了海爷以及老街人的人性美,人情美,使小说表现的情感更有震撼力。(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10.A
11.B(诸侯的死称为“薨”)
12.C(“终引来非议而被废止”错误,汉代的祭祀虽然受到诸臣的争议,但文中并未提及“废止”之举。)
13.(1)唐家选择古制制定礼法,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得分点:择古、如、便意各1分,句意2分)
(2)礼法因人情发展变革,为什么只拘泥于古代的传闻呢?(得分点:沿革、何、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彭景直,是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年,任太常博士。当时献、昭、乾三陵都是每天祭祀,彭景直上疏说,按照礼法,陵墓不是每天祭祀,宗庙一月祭祀一次,因此君王设置庙、祧、坛、墠,有亲疏多少之差。建立七庙、一坛、一墠。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都是一月祭祀一次。远祖之庙叫祧,四季各祭祀一次就可以了。不建祧庙的是坛,不建坛的是墠,有祷告时祭祀,没有祷告就停止祭祀。谯周说:“天子的始祖、高祖、曾祖、祖、父之庙,都是每月初一祭祀,以此象征生前初一享受丰盛的膳食,称为月祭。”可知古代没有日祭的。现在各个皇陵在初一、十五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盛大祭祀;在各个节令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以时鲜的食品祭献。郑玄说:“大祭,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在《仪礼》上,初一、十五,就像平常日子的朝一样,大祥期满以后,就按四季祭祀,这些祭祀都在宗庙中进行。贡禹以礼节烦多,建议元帝希望罢除郡庙、国庙。丞相韦玄成等人后来因为建议七庙外寝园都不再修建。议论者也认为祭祀不要过多,应该恢复古代四季在宗庙祭祀的旧制。从魏、晋以下,不在陵墓祭祀。唐家选择古制制定礼法,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中宗没有听从,因而下诏说:“有关部门说诸陵不应每天进献食品。礼法因人情发展变革,为什么只拘泥于古代的传闻呢?乾陵应于早晚致祭,昭陵、献陵每天一次致祭,如果有关部门费用缺乏,可以削减朕的日常膳食来解决。”中宗去世后埋在定陵,有关部门建议和思皇后祔葬,和思皇后被武后所杀,已找不到埋葬的地方,想通过招魂来合葬,景直说:“招魂自古没有记载,不可以采用。请像桥山藏衣冠旧例一样,取出皇后的祭衣,把皇后的灵魂招入寝宫,建衣魂车,以太牢之礼相祭,然后放入墓穴中,置于中宗梓棺右边,盖上夷衾。”众当认为他的建议很恰当,皇帝下制曰:“可。”彭景直后来历礼部郎中,去世。




------分隔线----------------------------